第370章 剧圣王实甫(4/6)
“为了激励吕蒙正发愤上进,便将吕蒙正夫妇逐出相府,到破窑安身。”
“吕蒙正夫妇在破窑里受尽饥寒和屈辱,后来吕蒙正在妻子鼓励下进京赶考。”
“王实甫中了状元,衣锦荣归,夫妇团聚,翁婿和好。”
“王实甫所写的杂剧中,最著名的便是五本二十一折的西厢记。”
“西厢记不仅是王实甫的代表作,而且是元代杂剧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吴承恩:西厢记中的爱情故事,是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的被丰富和修改。
西厢记从表面上看,只是单纯的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
实际上两人的爱情故事历经几代三次修改,从主题到人物性格,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西厢记描写的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代元禛的传奇莺莺传。
传中的对莺莺的描写极有情致,但她性格软弱服从命运。
相对的,张生也是个用情不专的负心人。
最终,作品以莺莺不明不白被抛弃为结局。
元禛的莺莺传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的被丰富和修改。
到了金代便产生了董西厢,作者是董解元。
董西厢不但把三千字的莺莺传扩充为五万多字的说唱文学作品,而且从根本改变了原作的主题。
在董西厢中,张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青年,莺莺也敢于违抗母命。
他们不再屈从命运,而是为了爱情斗争到底,直到两人终成眷属。
在董西厢中,反礼教的思想意义鲜明,情节曲折。
但董西厢美中不足的是人物形象不够完整,情节发展缓慢,而且不集中。
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在董西厢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
王实甫的西厢记删改了董西厢中一些不合情理的情节,堵塞了其中的漏洞。
并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语言等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加工提高。
使得西厢记情节更集中,人物性格的发展更为合理,从而大大突出了作品中反礼教的主题。
西厢记从唐代元禛的男女情爱,到元代王实甫的婚姻自由。
无论从人物形象,到主题内容,都得以升华。
西厢记的人物形象,个个独特,鲜明生动。
戏中人物崔莺莺、红娘、张生,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有的鲜明个性。
尤其是女主崔莺莺,那种内心矛盾的细腻刻画,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时代的年轻人跟礼教的激烈冲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