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关的杨师兄(求订阅)(2/3)
现。
而按照杨镂关刚刚给方闲透露的这种手术床的功能,从理论角度如果可以实现的话,以后,可能手术室,就不需要有距离的限制了。
或许全球范围内远程手术很难开展,但是全省内或者局限在全国范围内,一些高难度的手术,就可以无视距离地进行开展了。
然则,这还只是愿景规划的第一步,后续,杨镂关和卜苏所在的开发团队,还打算建立可移动的医疗舱,并入到医疗急救车里面,到现场把病人送到医疗舱内,就可以当即参与手术的抢救措施。
这样,不仅对国民的意义重大,甚至这样的一种经济效益,也是难以估计的。
“说归说,闹归闹,一切都是还要归咎于技术和理论层面的突破。”杨镂关忽然发现一条路虽然可以通向无尽的高度,但他所站的位置,却仍然十分渺小。
“杨师兄,你不是说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了么?”方闲笑了笑问。
“初步进展有什么意义?”
“只是可以做简单的缝合清创,这是所有的医学生都能掌握的操作,甚至一些有经验的护士,培养几年,也可以熟练地做到。”
“没什么实际上的使用意义,只是说,可以通过远距离地,通过手术台自带的手术器械支架,操控着完成这样简单操作。”
“算是一种极为高端的基础技术吧。意义很大,但进步很慢。”
“压得喘不过来气,我所以想提前出来透透气,顺便跟你学一学临床,我和卜苏这一辈子啊,估计是再往下攻不下去了,留给其他年轻人吧。”杨镂关感慨着。
杨镂关其实才三十岁不到,却有一种无力感。
“所以,杨师兄你的意思是,你以后就直接进入到临床了?”方闲又问,有些欣喜。
站在医学的角度,杨镂关之前的研究,属于是基础器械方面的提升,而真正治病救人的能力,却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开发。
“当然,再不回归到本行来,这一身技术都快荒废了。”
“路要一步一步走,以后这个医疗床和医疗车的后续开发,就只能交给年轻人了。”
“你这个年纪倒是正好合适,不过,把你放过去开发这样的东西,为求那么一点进展,不具备科研性的意义,你还是老老实实地做好医生吧。”
“师兄,问你一个问题啊,你和卜苏师兄,之所以延迟毕业,真的是因为师父?太飘?”方闲继续好奇问,想把肚子里的一瓢疑惑,都给问到具体的答案。
“有这样的原因在内,但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