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进展(求订阅)(2/3)
果,这是最让人满意的。
手术又不是什么好东西和好的服务,不会争着抢着上。
而就在病人和家属都走之后,负责数据登记的罗黄才出现,问道:“方医生,今天这个病人的手法复位情况,结果如何?还是失败了吗?”
罗黄只负责登记客观数据,对失败的次数,失败的类型进行统计。
不参与技术参数的测评,也不参与到诊疗过程的监督。
必须客观,是所有课题进行的第一原则。而且这个复位操作辅助系统,要应用于临床,最后要走的路,就不是方闲来主动操作,而是随便选择一个骨科医生,都能够要能操作,这才是成熟的辅助系统。
因此,不管是成功的数据还是失败的数据,都需要一一详细记录。
“算是成功了,不过具体的结果,还是要以x线复查的结果为标准。这已经是第七个简单骨折类型的复位了。”
“这个辅助复位系统的学习能力,还是不够强,参数还需要进一步调整!”
“嗯,人工智能的学习,总是要一个过程的。”
“特别是这种操作形式的智能辅助,更是丝毫大意不得,有任何偏差,都可能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
“但万事开头难。方医生,您多费心。”罗黄对方闲的语气非常客气。
等病人复查归来后,罗黄等只负责登记数据的工作人员就再次回避开。
而方闲与周希音二人,则是匍匐在了电脑前,认真且仔细地对患者的复位术后情况,进行了评估。
主要评估的指标就是,骨折断端的对合差错,是否有成角,是否有镶嵌、短缩等。
方闲一一用阅片系统上的测量工具对骨折线的宽度等都做好标识后,对周希音说:“希音,你记一下,骨折近端和远端的距离是0.8mm,骨折断端的偏移是2mm,力线基本没有偏移,侧方位……”
周希音赶紧把这些数据都一一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比方闲还要更加上心。
等这些数据都一一分析完后,方闲就才道:“这个手法复位操作系统,目前的复位过程中,还有这么几个问题。”
“第一个,它无法精准地沿着力线方向用力牵引,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在持续牵引致骨折断端彻底分离期间,会存在偏倚。”
“第二个,它无法根据患者的体型适当的增加初始牵引力,会使得牵引的过程稍显漫长,虽牵引过程不会导致患者产生疼痛等应激症状,反而会缓解疼痛,但会增加操作时长,增加皮肤被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