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4/4)
口气。
朱翊镠默然良久,看向了那个穿着袄子的小孩子。
“大姐,你家孩子几岁了
可曾蒙学”
农妇有些骄傲的昂起头来:“我儿今年四岁,别看他小,连百家姓都会背了。”
但说完,农妇又是眼神一黯:“这乡里的先生是个好人,年纪轻轻的一边给孩子们教书一边就考中了秀才。”
“但我听说前几日他从外地游学回来,替我们这些农户说话,就被那个该遭天打五雷轰的知府抓进了大狱里了,现在生死不知,也不知道能不能回来教我儿读书了。”
“我还有个大儿子。
他十一岁那年,这里闹饥荒,他生了病也没有银子治,就这么走了……要是他能活到现在,可能跟你是一般大。”
农妇看着朱翊镠的眼神之中带着复杂的情绪。
是思念
是愧疚
是无力
是羡慕
大概都有。
这就是身处最底层的大明百姓,一旦遇到天灾**,便没有任何的反抗余地。
但若是让他们填饱肚子,他们就是大明最辛勤和温顺的劳动者。
农妇就在那絮絮叨叨的说了许久,小孩子进进出出的搬出来三个木凳给朱翊镠三人坐下了。
才四岁的小孩子,就懂得招待客人了。
穿的袄子虽然破破烂烂打着补丁,但是还是干净的。
给朱翊镠等人搬完凳子之后,他就安安静静的拿着自己的小木凳坐下听着母亲讲的话。
“……就希望以后能够老天爷保佑,风调雨顺的多长庄稼……”农妇还在说着,门口就又传来了声音。
“孩子他娘,聪儿,快出来看看我给你们带回来什么了!”
话音未落,木门就被一只带着老茧的手掌推开了。
来人身材魁梧,手里拎着两只野兔。
“爹!”
“孩子他爹!”
小孩子和农妇惊喜的迎了过去。
汉子看了一眼院子,憨厚的笑了笑:“咱家来客人了”
农妇转过头来笑着说道:“是啊,他们是从京城来的,路过咱家门口就讨了碗水喝。”
闻言,汉子就把野兔递给了农妇:“还好今天运气好碰到了两只野兔,要不然还不知道拿什么招待客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