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第二百四十九章 风起辽东

第二百四十九章 风起辽东(2/3)

目录
好书推荐: 首长九代单传,我一胎六宝打破了 重生后,我和新欢假戏真做了 玩家在此:是谁让这精神病成神的 星际之种植赶海日常 人在秦时,君临天下 诸天:和无数个我共享天赋 男主,你攻略错对象了 综武世界,开局随机扮演 团宠小奶包:全家带着千亿物资去逃荒 这个武者太危险

有足够的耐心,看着温卿将此事做好。

不过周卿也知道,朕一直都很重视吏治整顿,风气整顿,毕竟这些事情做不好,那徇私舞弊、以权谋私、僭越法纪等腌臜事,就会层出不穷。

既然做了大明的官,那就要在其位谋其政,不然吃着大明的皇粮,拿着大明的俸禄,算怎么回事?

所以朕想叫周卿在内阁这边,主抓吏治新规,和都察院左都御史韩继思,一起尽早将此事完善。”

周延儒“……”

吏治新规很早就在朝提出,并且付出相应的行动,不管是责任制和追责制,还是向有司衙署派驻监察御史,亦或京察大计,再或者不定期向地方谴派巡察御史等事,随便拎出来一件,都是得罪人的差事。

从韩继思提出吏治新规后,朝堂之上就没有不骂他的,错非是期间发生的事情太多,早就在朝形成倒韩风潮了。

现在天子重提这件事情,周延儒就清楚吏治新规一事,在今后很长时间内,都会在朝立稳脚跟。

想起先前北直隶治下各府州县,在韩继思试行带队巡察,所上疏弹劾的那批罪官,巡察差事他们都察院办了,但扛雷的却是内阁和吏部。

要不是崇祯皇帝的冷处理,对朝中部分言官御史,包括有司大臣,上疏弹劾韩继思所为,悉数都留中不发,只怕倒韩风潮也就形成了。

“卿家,可是有什么顾忌吗?”

见周延儒不言,崇祯皇帝故作疑惑道。

“臣…谨遵上谕!”

周延儒忙作揖应道。

尽管心中有着诸多顾忌,但周延儒也清楚这件事情,他没有别的选择,毕竟到了内阁这边,若是不能主抓一些具体政务,那就没有权力可言。

同样都是内阁群辅,像毕自严、徐光启他们,跟何如宠、周道登这些人,是一个性质吗?

不一样!

这就是崇祯皇帝的手段。

一个上下思想一致的内阁,并非是崇祯皇帝所想要的,韩爌的确是内阁首辅,的确是权柄多了不少,但相对应的内阁次辅,内阁群辅这边,也都会得到相应的侧重,不叫韩爌在内阁一家独大。

“皇爷,辽前和东江镇两地,呈递密奏。”

王承恩手捧奏疏,快步走进殿内,在周延儒诧异的注视下,低首道。

“呈上来吧。”

本想着再敲打周延儒一番,在得知辽东那边呈递密奏,崇祯皇帝伸手道。

自从泛辽东战略逐步落实后,或许在收复辽东旧土一事上,大明依旧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御兽王座 我对大清忠不可言 大清要完 地窖里的朱元璋 女穿之大理皇朝 亮剑:战神 帝王策权倾天下 鉴宝?这比抢钱的速度还快? 徒儿你无敌了,快下山去吧 奔现当天,你提通缉犯上门赴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