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王家的选择(3/4)
王茂继续说道:“这几天我和峻儿一起,考察了凉州的工坊。”
“我知道,很多族人觉得应该购置田亩,但是我也打听了,凉州官府抑制土地兼并的决心是非常大的。”
一名族人说道:“族长,官府再抑制,我们买田种田,官府还能管的着吗?”
王茂说道:“官府管不着你买田,但是凉州实行一种累进税制。”
“人均田地越多,交税的比例就越高,如果是一户人家良田千亩,那就要上缴七成的租庸,那买田还有什么意义?”
众人倒吸一口气,正常租庸调也就十分之一,凉州竟然用这种方法来抑制土地兼并。
王茂继续说道:“我也和不少工坊主交流了,工坊赚的钱可不比种田收租少,而且兴办工坊还有免役的补贴,别人能做我们王家也能做!”
这时候的世家大族,还没有后世读书人鄙视商业和生产的想法。
像是太原王氏这样的家族,也会安排子弟从事商业。
偌大的家族不可能完全靠着种地维持,对于开工坊的阻力也不是很大。
统一了认识之后,王茂继续说道:
“不过开什么工坊,还是要好好合计一番的。”
王茂一一说道:“首先是酒坊,大家都知道陇右的烈酒吧,之前在灵武酒楼里高价出售的烈酒,就是陇右产的。”
“不过我和峻儿首先排除的,就是酿酒这门生意。”
看到下方不解的族人,王茂解释道:
“在凉州酿酒,需要到官府申请牌照,要不然就是私酿,被盐铁税司抓到就是要封停罚款的。”
“除了要申请牌照之外,每个月用来酿酒的粮食份额,也都是官府核定的。”
这下子有见识的族人明白了,为什么王茂首先排除了酿酒的生意。
牌照这个东西活动一下关系还能搞到。
可是配额就麻烦了。
酒是粮食酿造的,如今这个乱世还有不少人吃不饱饭。
如今中原早早就颁布了禁酒令,禁止百姓私自酿酒。
这就是为了先保障口粮。
如今陇右富庶,还能有多余的粮食酿酒。
可如果情况有变,官府肯定要收紧粮食配给的额度,到时候没了原料,也就酿造不出酒了。
换句话说,酿酒业是一个受到政策和经济影响很大的行业,利润高但是风险太大。
王家手上的钱不少,肯定要投资一个稳定的产业比较好。
“在凉州很兴盛的毛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