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二十三章 分野(1/4)
按照太子李弘留下的记述,在开战之前他就以阵前见习为名,向征讨吐蕃的军中分别派遣了,上百名的低级将校、军吏;从先锋的王孝杰、偏师的刘审礼,到坐镇中军的李谨行、佐副的李玄正。
官拜河源军副使黑齿常之、身为中军部将的契苾明;文职的行军司马娄师德;乃至后方二三线备战的韦待价、高侃等人;手下都有相应假托人情世故的消息来源,每隔十天半个月就汇聚长安一次。
因此,在对方角度的消息对照之下,再加上预先准备好的地理沙盘;相对翔实的还原出了前线的动态。
按照历史上的记载,吐蕃为了大非川的伏击战,动员了二十万大军进行部署;又准备十万军队,随时作为支援。如果这个数字没有水分的话,那也就意味着时隔数年后,吐蕃再度动员了举国之力。
而整整三十万大军,同样也代表着巨大的消耗和维持成本;这对于大部分土地贫瘠、气候恶劣,地广人稀的高原地区而言,同样是一个难以承受的巨大负担。直到解放前西藏地区也就两百多万人。
因此,以后是人的未来视而言,只要唐军稳战稳打、不冒险轻进;最终唐军在青海时间拖得越久,在大非川设伏以待的吐蕃军,不战自乱的崩溃概率就越大;但有时候,历史的细节就爱命运弄人。
相对于受到了笼络和提醒之后,一路始终谨慎从事,强调准备俱全的王孝杰;如今距离宰相之位,仅剩一步之遥的刘审礼,显然更有主见和想法,也没能摆脱击溃吐蕃军的莫大功绩和荣耀的吸引。
所以,他还是在乘胜之势的穷追猛打之下,带着四万唐军将士再度踩进了,大非川这个历史性的大坑中。但这一次幸运的是,他没有搭上李敬玄这个畏敌如虎、见死不救的主帅,而只能坐以待毙。
仅仅在原地坚守、抵抗了两天之后,就迎来了王孝杰这一路的三万援军;但很快变成坏消息的是,王孝杰带来的援军占据了高处的大非岭后,也被吐蕃人被抄了后路;包进了这场伏击战的饺子里。
因此,不好不坏的消息是,王孝杰依靠居高临下的大非岭,与山间谷地的刘审礼部;相互呼应和配合之下,最终打通了吐蕃人的阻截;汇聚在了一起。但更坏的消息是当地缺水,唐军将士焦渴中。
不得不依靠杀马和随行的牲畜,轮番喝生血才坚持了下来。但吐蕃轮番围攻的久战不下,也逐渐露出了疲态;因此,跟不之间开始怨声载道和出现疲沓、懈怠;被好几只唐军精骑,乘隙突出求援;
因此,在大非川苦战到第十七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