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绝对的霸主(1/3)
第137章绝对的霸主
锡兰岛东南沿海,距离海岸300米外的海面,五艘战舰一字排开。
李天心、沈浪、熊猫儿等人站在甲板上,人手一个单筒望远镜,正自观察烟雾袅袅的海岸。
后世的斯里兰卡,森林覆盖率仅剩30%,可如今的锡兰岛,却尚有50%以上的覆盖率。
距离海滩不远处,就是一片片浓密的森林。
此时在森林边缘,有许多光着膀子,皮肤相对明人较白,西方面孔的人,正架着一口口大铁锅,在锅下烧火。
五艘巨型战舰的到来,自然惊动了那些人,纷纷聚在岸边观望,过不多时还有一群挎刀持矛,身穿盔甲的军士赶到。
五艘巨舰很显然震撼了那些人,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已经是四十多年前的事,这些年轻一代自然没见过大明的宝船。
熊猫儿一边观察一边问道:“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呢?”
李天心放下望远镜,解释道:“煎盐,以前咱们中土尚未掌握晒盐法时,同样是用此法取海盐。”
“此法不仅耗费木柴甚巨,效率也十分低下,不过锡兰岛地方不大,人口也不多,用这种法子制盐,倒也绰绰有余。”
“可惜此地矿产资源匮乏,煤炭是没有的,补充一下粮食和淡水即可,煤炭等到刺儿可东琶罗一带再补充。”
沈浪等人自无异议,从格雷特海峡过来时,他们刚刚补充过一波煤炭,目前还十分充足,足以支撑到刺儿可东。
中土王朝惯于通过方位来定位外邦,如东方称“夷”,北方称“胡”,南方称“蛮”,西方称“狄”或“戎”。
对于非洲倒是没有统一的称呼,只对某一地区有一个特定的代称。
如称呼肯尼亚蒙巴萨为“慢八撒”,伊朗阿巴丹地区为“忽鲁莫斯”。
李天心口中的“刺儿可东”,则是明人对亚丁湾地区的称呼,“琶罗”则是指索马里。
当年郑和下西洋,最远曾到莫桑比克海峡,也就是马达加斯加一带,对于非洲是有一定了解的。
非洲黑人被统称为“昆仑奴人”,欧洲人则是“欧罗巴人”。
欧洲诸国中,罗马地区被明人称为“大秦”,法国称“高卢”,西班牙和葡萄牙叫“佛郎机”,英国叫“撒克逊”,俄罗斯叫“基辅罗斯”。
随队的十数名语言学家,学习的正是这些国家的各种语言。
语言学家的领队叫许法明,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精通十数种天竺语,佛郎机语也颇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