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左轮手枪和迫击炮(2/3)
整颗炮弹打出去,连退壳都不存在,炮筒就相当于弹壳。
能造出子弹,就能造出炮击炮弹,稍微难一点的,也就在于炮弹顶端的冲击引信,和炮弹的稳定性上。
因为必须保证炮弹打出去,是像箭矢那样,呈抛物线运动时顶端朝下,只有如此才能让冲击引信顶在地上,以此引爆炮弹。
这就对炮弹弹体形状和尺寸,以及装药有着极为精细的要求。
因此迫击炮弹的生产效率,比之子弹要慢得多,每月仅能出产两百来枚合格的炮弹。
如今工厂中也不过三千多枚的储量,也就够打几场小规模战役。
子弹每月倒是能出产一万多发,如今有大约十五万发的储量,配给六百杆步枪,每杆枪可以分配二百五十发,倒是十分充足。
“所以这次打草原和南疆,陆军还是得以‘飞雷炮’和手榴弹为主要火器。”
“迫击炮和步枪可以分配给水师,放在战船上使用,这玩意最短射程四十丈,最大射程五里,在海上就是绝对的无敌神器。”
听着李天心的话,朱见深只是略一思忖,便明白这样安排是最合理的。
因为水师作战,涉及一个抢滩登陆。
大型战船无法靠岸,水师军队需乘小船登陆,在这段距离内就是活靶子,敌人的弓箭和投石机,会对士卒造成巨大伤亡。
如果在抢滩登陆时,远处有迫击炮和步枪压制掩护,就能大大降低抢滩登陆时的伤亡。
相比于迫击炮,飞雷炮的发射速度终究是慢了些,起不到很好的压制掩护作用。
据李天心所说,迫击炮不仅能打五里之远,更是可对视线可及目标进行精准打击。
如此一来,用迫击炮轰炸敌方投石机阵地,再以步枪射杀敌人弓箭手,便能完美掩护己方士卒登陆。
士卒下船前,可以先招呼一轮手榴弹,靠近后还有袖箭可用,等到短兵相接时,敌人怕是早已死得差不多,剩不下几个人。
飞雷炮,也就是所谓的“没良心炮”。
用一根管壁不是很厚,十分轻便,一个人就能扛着跑的炮管,发射圆形炸药包,最远射程只有三百多米,杀伤范围方圆三丈。
后世的飞雷炮,用的是汽油桶,就一层铁皮,不敢放太多发射药,所以射程只有一百五到二百米左右。
李天心造的飞雷炮,怎么着也要比汽油桶稍微厚一些,所以射程要远一点。
不是不能更远,只是更远的话就要加更多火药,容易导致炸膛。
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