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爆出亏损(2/3)
转嫁到他们的资金管理部门——也就是让他们的出资人承担大部分亏损,然后N罗斯柴尔德银行的私营部门只公布10亿欧元的亏损,是会对LCR罗斯柴尔德集团的股价造成影响,但并不致命。
“所以说从一开始我们就准备了更多的‘惊喜",不是吗?”
黛西知道,巴伦所说的,还有包括高盛在内的一些华尔街银行同之前那家德国金融机构的“保险协议”,现在这些协议,都要由LCR罗斯柴尔德集团来承担了。
在之前说起过,当初希腊为了能够加入欧元区,聘请了高盛集团来帮助他们进行“财务优化”,具体的做法是:
希腊发行一笔100亿美元的十年期国债,分批上市——这笔国债由高盛旗下的银行负责将希腊供给的美元兑换成欧元,到这笔债款到期时,将仍然由高盛将其换回美元。
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假设兑换时按公开的实际汇率核算的话,就没有文章可做了。
事实上,高盛的“构思”在于人为拟定了一个汇率,使高盛得以向希腊贷出一大笔现金,而不会在希腊的公共负债率中表现出来。
简单来说,假设1欧元以商场汇率核算等于1.35美元的话,希腊发行100亿美元可获74亿欧元,可是高盛则用了一个更为优惠的汇率,使希腊取得84亿欧元。
也就是说,高盛实际上是在其中给予了希腊10亿欧元的借款,但这笔钱却不会呈现在希腊当时的公共负债率的计算数据里,由于它要十年后才归还,这样,希腊有了这笔现金收入,使国家预算赤字从账面上看仅为GDP的1.5%,这样就符合了欧元区的准入门槛,令希腊可以成功的加入到欧元区之中。
除了用这种方式之外,高盛还为希腊设计了多种敛财却不会使负债率上升的办法——如将国家彩票业和航空税等未来的收入作为典当,来交换现金。
这种典当换现办法在计算中不是负债,却变成了出售,即银行债款证券化。
最终高盛也凭借他们的这一次服务,从希腊政府那里拿到了3亿欧元的佣金。
不过在进行这些操作的时候,高盛深知希腊通过这种手段进入欧元区,其经济必然会有远虑,最终他们借给希腊的10亿欧元借贷,不免会有比较高的偿付风险。
高盛为防止自己的出资打水漂,便向德国一家金融机构购买了10年期的10亿欧元CD“信誉违约交换”,以便在债款出现付出问题时由承保方补足亏空。
CD(信誉违约交换)可以说是造成次贷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