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2/3)
。
小错大概也是这样吧,结婚生几个孩子,要这一身的本事何用,留着和丈夫打架吗?小错现在的身手打二十个普通人没问题。那又怎么样呢?也就是一个普通的丫头,还是一个出身低微的丫鬟。
这样绝色的丫头,一身的文治武功。大概是给哪个豪门老爷培养出的一匹扬州瘦马,玩弄之间别有一番意趣罢了。
当时做的时候,也就那么做了,因为这个孩子刻苦,悟性高,愿意配合。肯下功夫,学的极愿意学,教的更愿意教。可是这件成品摆在面前的时候,林先生深深的疑惑和反思:“其实在做无用功”?
如果是男孩子凭借这一身的本事自当建功立业,鹏程万里,上可报效国家。下可博个封妻荫子,可是一个小女子。
林先生在遇到小错之前正是人生低谷,惶然无措,行尸走肉一般,教几个孩子,聊胜于无。
真正的倾囊而授,呕心沥血教出这样的孩子,又能怎么样啊?她是个女孩子,好像是林先生以前不知道小错是女孩子,现在才知道的。
林先生突然悲从中来,这就是自己一生的命数吧,学了一身的本事,还没等施展一二呢,老天先把自己打折打残,又教出一身本事的学生,发现只是个女孩子。
哈哈哈哈,林先生仰天长笑“: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腾达。此乃,时也,运也,命也。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人不得时,限运不通,看来我林某人就是那“不得”之人。呜呼!
时局变化很大,纷扰不定。
培西给南竹来信,着日让苏培东来取家眷,进沪。
也就是说这一家子都要搬到上海,培无的寡嫂和两个妾不去,姑太太大太太,带上苏鹏,苏成,苏万,苏锦,苏秀苏错四月林先生一大家子一同赴沪。
一听说要去上海,小错来找林先生。欣喜地告诉先生,“我们要去您的故乡,你可以回上海了”。
林先生一听立刻黑了脸。
整整八年,在苏府教化这几个孩子,全身心投入,已经忘了在苏府之外还有一个世界,有这多灾多难的国家,有芸芸众生,还有那回不去,也忘不了故乡。
于是林先生向太太请辞,要云游四方了此残生,上海是坚决不回去的。
大太太是个明白人,众生皆苦,唯有自渡,各有各的缘法造化。
孩子们却震惊了,这八年的朝夕相处,摸爬滚打,林先生对他们来说亦师亦父,自来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苏万是从小没了父亲,小错是从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