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吴家宴请(3/4)
可怜巴巴的样子出来,又要在门面上装的冠冕堂皇,
看看几十年前,景泰年间朝中两位大学士王伦及陈瑛为了家中儿子能通过乡试,闹出得一场闹剧,可知有多拼了,联合起来,共同状告当期主考官阅卷不公,还“捕风捉影”的罗列了一些不公传闻。不想多事的景泰帝只得采取“两面讨好”的方法,一边对外宣称主考官无错,另一方面将这些始作俑者列入举人,以此将这场风波平息。
看在老子的面上,乞求皇上给儿子加个官职,在成化年间已经很普遍了,说白了这就是成化开的先例,大明朝往后这样的官会越来越多,朱见深便是“传奉官”之始。这种不经吏部,不经选拔、廷推和部议等选官过程,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员。很明显,违反了正常的手续,却只是为了满足皇帝或者后宫中某个妃嫔或宦官的愿望。要是先皇朱元璋知道这个不孝儿孙这样做,怕是会把棺材板拍的震天响了。
徐溥为了儿子实在拉不下这张老脸,让儿子成为不合朝廷规矩的“传奉官”,可是唯有这条路可行,不觉黯然神伤起来。也就不想在这件事上纠合了,又是一番劝酒吃食后,撤去了吃食,换上了瓜果清茶。
自然又把话题引到了吴道宏老家的“黄金”上,章子俊也不藏拙了道:“文博兄,这个香蕈想必是老家所产,四川之地多山峦障地,何不大量培育种植,吴家大量收购这种干货,让老家族亲们先核算出所需本钱,加上盈利,去掉运输成本后,如价钱适合,只要吴家能运到平安镇,有多少收多少,决不食言。”
徐溥诧异地问道:“不知敬一要这么多香蕈做什么此香蕈在浙闽山区也是大量培植,虽然精贵,但想吃还是能买到的。”
章子俊道:“浙闽的香蕈跟川贵的香蕈有许不同,浙闽属沿海气候,而川贵属内陆气候,所产香蕈元素含量就会有差异,在下需要大量香蕈不是为了自己吃,而是想加工提炼出一种调味剂,只要放入一点,不管是什么菜肴,都会鲜香无比,此乃味精也。”
大家都是文采博学,有些事不用解释太过,也都知道这位平安伯喜好吃,章子俊这样一说,就当是听着解闷,人各有志,在徐溥听来这些都是小道,为家族的兴旺,大道就在朝堂上,今日结识一下这位伯爷,也不是什么坏事,相反得到了一个有用的消息,这位章子俊没什么架子,更不是政敌,相反对自己的评价还很高,又透露了自己即将入阁参机,虽然自己早有耳闻,重要是指出了让自己去面见圣上为家中长公子谋生,能得一官半职当然是好事了。凡此种种看来,这位平安伯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