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宋金河书院(3/4)
当顾麟拍打着手中的文书,对着崔钰、邱骏说道:“平安伯可是对学院下了血本了,不过目前商贸城还在规划筹备中,几年内学院肯定是亏本的,不过有伯爷的前期出资,吾本就照办就是。”
崔钰说道:“本官到郓城也快一年了,近日就要回榆林,一年一度的朝廷考核临近,往后崔家就有崔沫当主,崔家族人中,几位年轻后生,也会来学堂求学。此地有二家大户这北边李家、南边燕家不是好依人家,望顾大人小心为好。”
顾麟用嘴一撇道:“吾早就给伯爷去信,伯爷的意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也!崔大人尽管放心就是。目前最重要就是营造砖瓦厂及水泥厂,特别是水泥厂要建窑,还要在宋金河边建造水碓水车,没有动力破碎机及研磨机没法运作。”
邱骏说道:“崔大人这一次回去后,跟伯爷说一声,多要点高产量的种子,这里土地平坦,河网交叉,除了水稻、麦菽外很适合种植土豆和玉米,目前红薯、土豆和玉米这三样伯爷大力推广,可是这一路前来,所到之处种植这些粮的并不多,只是很少有农家在房边屋后种植一点,听伯爷说让农民接受新的粮食需要一个过程,可能要几十年,也可能要几代人。目前到是在榆林、河湾、神木一带在大片地种植,要想在郓城发展起来,农庄肯定要做,吾已经看了,在这里有苹果、梨、桃、杏都是特产,可以做成“罐头”返销到榆林去。”
不得不说邱骏对农庄及食品加工很感兴趣,最后由顾麟起草一份书面报告,让崔钰带回平安镇。
眼前最重要的是书院,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也不急着按章子俊的六点意思去办,先把能盈利的砖瓦窑、罐头窑、水泥窑及水车水碓建起来,做这些是有经验的,从平安镇带来了许多技工,可谓是轻车熟路,等出产后,所要营造的道路、桥梁、房屋、厂房这些成本才会很低,更重要的是,此地出产大量的煤、砖瓦用粘土、陶粒用粘土,正好对应当前所需,还有大量的煤杄石提供做水泥的原料,就是其它的石料要从别的地方运来。
在古代许多的东西,看似很简单,可要大量生产出来却很难,比如需要大量生产出衣帽鞋这些生活商品,因为没有缝纫机全靠手工,大明朝的传统产业丝绸、茶叶、瓷器这些全是手工,就是简单的砖瓦,全是手工做的泥坯,看看这些全是民生必需品,从生产到使用,全程都依靠大量的人工来完成。
所以说每一个行业都会有出色手艺人,在古代一个城镇中,人数最多的不是商人,也不是商家,而是大批的手工业者,生活中每一样东西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