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师恩常顶戴(2/4)
断的。
善导大师在《般舟赞》中所写的“天冠化佛高千里,念报慈恩常顶戴。”
在《观经》“观音观”当中观世音菩萨头顶,是一尊二十五由旬高的阿弥陀佛化身像。为什么化佛在头顶上呢?是观世音菩萨忆念、报答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之恩,“念报慈恩常顶戴”,顶礼、尊重。
02普贤菩萨礼敬称赞
普贤菩萨十大愿,首当发愿就是敬师赞师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礼敬诸佛释义所谓的“礼敬诸佛”就是对人的人格的尊重佛门上讲,众生皆有佛性如果人能够相互体谅,具有同理之心。
真正领悟和体会“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真正内涵,那么就能够做到真正从内心里尊重对方,尊重对方的人格。
《法华经》当中有一位常不轻菩萨,他一遇到人就说“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作佛”,所言的也就是“礼敬诸佛”。真正做到从内心里尊重他人的人格,在学习“礼敬诸佛”的过程当中,其实自己的人格也会有所提升。
称赞如来释义“称赞”,所言的就是语言的布施,“如来”特指的并不是佛,而是形同如来一样拥有智慧德相的芸芸众生。如果我们对身边的人,能够多一些语言的布施,那么就是所谓的“称赞如来”。
传说曾经释迦牟尼和弥勒佛共同修行,就是因为释迦牟尼比弥勒佛多修了赞叹法,使得他比弥勒佛早十劫成佛。修行“称赞如来”,不仅是净化内心的需要,更会使得我们在生活当中,能够多一些方便和助道,这也就是所谓的修行得道的重要性所在。
当下,我们如何敬与赞
以下内容,部分节选传喜法师开示语)本师佛陀舍弃王位,选择做一个老师,到社会各个阶层推广生命的觉悟之道,这是佛陀的伟大之处。
到了今天,佛陀虽已入灭,但他留下的教育模式,依然在世间进行着有效的运作。在老师的引导和教化下,我们才有机会打开智慧,活出像圣贤一样的状态,这实际上就是老师的功德。而这样的功德,在文化复兴的旗帜下,将得到更为重要和充分的体现。
所以,在今天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愿我们佛弟子,都能忆念今生遇见的每一位老师:把今日修学的功德一一回向给所有的恩师,更希望大家通过自己的深入学习,有朝一日,能以佛法的智慧,来反哺以此报答,老师曾经辛勤哺育的恩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