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三皈五戒(2/3)
倒”,而“皈”字提醒我们要学着“反黑为白”,换一个反向的活法。
举个例子:我们说这个世上的人,总是以“财色名食睡”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和方向,认为如果拥有了这“五欲”就拥有了幸福快乐和自由。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相反,我们即便五欲全部拥有,也不可能得到我们最初期望的幸福快乐和自由,甚至会反被它捆绑,增加更多的痛苦烦恼和束缚。
好比古时候的帝王将相,可算是把“五欲之乐”享受到极致的代表人物了,一生的结局又是怎样呢?反观历史,我们是可以直观地所见所闻到他们的经历和结果。再如当今社会所定义的名流精英们,过半或即将结束的一生,结局又如何呢?更何况,一介平庸、碌碌无为的凡夫,想要通过“五欲”而获得快乐和自由,更是“黑白颠倒”了。
女儿能够皈依,我当初和现在都是一样的想法,她寻找到了一个比我更靠谱更值得依靠的团体,她的生命被更具智慧的力量牵引,引着她走向更自由和自在的生命状态。如果作为母亲,还能对她有什么期许,那就是希望她的未来,能够更加懂得爱,拥有爱,付出爱!把从佛陀那里寻找到的智慧与慈悲延续,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而说起“五戒”,它的内容是戒“杀盗淫妄酒”,看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不过,从它更智慧和慈悲的含义上讲,是很难做到的。守好一戒其他四戒同守。
好比说“杀”,其实是说我们要慈悲一切众生,连一个蚊子一只蚂蚁都不忍伤害,这个不忍心是你真的视它们如同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样的心理,而不只是一个不杀的念头和动作。
另外,一个“杀”念的前面,会伴着“我们觉知甚微的“怨、恨、嗔、怒”等念,当它们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最终导致“杀念”。那么,也就是说,如果你平时觉知不到你的这些念头,不刻意去减弱和消灭掉你“怨恨嗔怒”等不好的念头,等于你在不停地滋养和孕育着“杀念”,最终,你就守不好“杀”戒。
所以,很多修行人,持戒很多年,一遇到很深的触缘时,突然还会有“杀”的念头,自己都觉得惊讶!可想而知,真正守好一戒有多难。那么,真的守好了“杀戒”,其他戒也就不可能不守了。
好在,受戒会有护法神相助,一戒至少有五位护法神在修道路上护持你,五戒就至少有25位护法神。修道路就如同取经路,困难重重障碍无限,护法神不但在护持,也在监督和提醒,善佑我们不被“自己灭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