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亲人归来(2/4)
“依我看,老兄有这么多田地,屯兵百万又有何难?到时老蔣也要敬您三分。”霍团长一条胳膊被朱英挽着,一条胳膊比划着说。
“呵呵!这个老秃驴才不会敬我哩。我要不是上了这条贼船,丢不下手下这帮难兄难弟的话,早就卷铺盖回家卖红薯了。我在这里养养花,种种地,钓钓鱼,难道不比神仙还快乐。”朱茂林耸了耸肩,指着身边的田野说。
朱英回到阔别十五年的家乡,却对家乡没有半点好感。虽然她曾经住在乡下的时候,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香的喝辣的,但是乡下跟城市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习惯了城市生活的朱英,面无表情的对哥哥朱茂林说:“哥哥是一直生活在城里,早也不记得乡下的疾苦了。乡下没电,晚上靠点洋油灯照明,一脚烂泥路,想去个哪里,还得用两条腿一二一的走。电影也没有看,戏班子也是乡下土包子演的,没有一点看头。就算有件好衣服,也是白穿了。天天院前走到院后,给谁看啊?您还把贤儿撂在这山旮旯里,忍受孤独和寂寞,亏您还是当爹的。”
“哈哈!哈哈哈!霍团长你听见没有?妇人之见,真是妇人之见啦!俗话说得好,一座金山,不如半亩瘦田。”朱茂林哈哈大笑说。
季贤一整天都在想着怎么去看秋霞,人都像丢了魂似的,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眼看又到傍晚了,对秋霞的思念就愈加强烈,他身穿一件白色背心,肩上搭一件白色短袖衬衫,出了客厅,在院子里的青石板路上,遇见了刚刚打完麻将回来的母亲。
“这是又要去渡口吗?贤儿。”朱太太问他。
“家里闷得慌,我出去走走。”季贤回答完,便和母亲往两个不同的方向走开了。
朱太太进了客厅,他却出了铁栅门。
就在季贤不知往东还是往西而东张西望时,却在东头发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朝他走来。随即,耳边就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兴奋的、和蔼可亲的、笑呵呵的声音:“呵呵!我的贤儿,是你吗?”
季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他愣了片刻,认定是父亲回来了时,顿时高兴得像孩子一样,朝父亲飞奔过去,扑在父亲的怀里。
“爹,您回来了,怎么不提前给家里写封信呢?贤儿也好去接您呀!”季贤抱着父亲的双肩,高兴的说。
朱茂林高兴地拥抱着比自己还高的儿子,拍着他的肩膀说:“爹听说贤儿要娶媳妇,就再也坐不住了。想着写封信也要十天半个月,等你收到的时候,我都到家了,哈哈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