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百炼成钢(2/3)
物勒工名,即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
按照庆忌的打算,太宰是兵器生产的最高监管人。
太宰的下面是大工令。
如打造一支长戈。
大工令下面就是各兵工厂的厂长“蕺”。
在厂长的下边是丞,类似车间主任,这位主任的名字叫“义”。
而亲手制作这只戈的工匠,叫“成”。
吴国的军工管理制度分为四级,从太宰、大工令、工师、丞到一个个工匠,层层负责,任何一个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兵器上刻的名字查到责任人。
可想而知,吴国众多的兵工厂若是能够按照统一标准大批量制作高质量兵器,金字塔式的五级管理制度是根本保证。
此时,世界上大部分地方仍被荒蛮和蒙昧包围时,吴人就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智慧,创造出了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兵器制造业!
而现在,吴国的兵器无论品质或是生产力都比前代有长足的提升,几乎囊括了此时盛行兵器的所有种类。
既有以往常见的戈、矛、戟、剑、弩、殳、钺和铜镞等,也有吴国常用的长铍和吴钩。
有些兵器上还有完整的铭文。
按其功能可分三类:第一类是短兵器,有剑、金钩。
第二类是长柄兵器,有矛、戈、戟、钺、殳、铍等。
第三类是远射程兵器,有弩、弓等。
这些兵器都是铸造成型!
接着,庆忌又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一处热浪翻涌的炒钢作坊。
四周都是大大小小的火炉,**交融之间,产生的气浪十分惊人。
这种炉炉型小,缶形(小口大肚),因此温度可以集中、下部处于地下,散热较少。
这种炉的风是从上面鼓入的。
干将遵从庆忌的吩咐,利用这种超前的“炒钢法”,试图百炼成钢,将铁炼化成钢,然后去打造犀利的武器。
只是,这代价不是一般的大!
所需的时间也很漫长!
对于冶铁技术,古来有之。
相传商朝中期,中原地区有一位兵器制造师,无意中发现了几块十分坚硬的陨铁。
他在铸造铜钺时将陨铁熔化,制成了一把铁铜钺。
偶尔得到的陨铁难以满足大量制作兵器的需要,而自然界中所有的铁都是以化合物存在的,必须经过冶炼。
所以到春秋时期,南方的楚国,北方的燕国率先掌握了人工炼铁技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