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一不小心成了香饽饽(2/3)
可最大的志向,便是做一富家翁,与三二知己好友饮酒吟诗,平生所愿足矣。”
这十足十是王伦的胡扯,花那么多时间耗在外舍,总不成是为了检验学习成果?但当王伦介入这付身体,特别是经历了一些事、了解了一番这个朝代之后,他做官的心思便淡了。
以蔡京为首的“六贼”把持朝政,天子不务正业,内有百姓生活困苦,外有女真坐大,大宋王朝危如累卵。这种情况实在不是自己这个小身板能扛得起的,他也没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
此时投身于这些人的门下无疑是自甘堕落并且很快就会报应不爽,不但很快就现世报,在青史上也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当然是不好的一面。
李师师是个聪明人,似是知道王伦所想,也没有再去劝他,而是轻轻地略过这一章。
“奴家知道这么说是有些突兀了,奴家只是传人之话。不过那位贵人说了,他会给你时间想想,但是你得至少保证,来年的金明大赛上,你不能是矾楼的敌人…”
这个要求却在王伦想象之外,但在李师师说来,又觉得非常合理。
金明大赛是宋帝国一年一度的盛事,吸引的不仅仅是深宫里的皇帝,还有万千的士子与无数的女人。多少士子,都盼望自己的诗作能够入选在诗集中,不但一举成名,还让美女青睐;多少青楼女子盼望一鸣惊人,从而跻身像李师师、赵元奴这样的头牌之列,从此身价倍增。
而作为当朝的两大巨擘,梁师成与蔡京的暗中斗争从未间断过,近来香榭楼的崛起就是明证。
矾楼捧红了以李师师、赵元奴为首的十大头牌,占尽风情,已成为东京的名片;香榭楼则为后起之秀,有让张十一、杨中立、徐明诸位大家脱颖而出,另外李瓶儿等也是颗冉冉升起的明星,最近听说又冒出来一个叫做白秀英的清倌…
矾楼可是蔡京一手打造的销金窟,也是他和太子连接的纽带,他变着花样搜刮来的财产尽数投在这里。虽然香榭楼一时半刻之间不可能取代矾楼的地位,但是一样不能掉以轻心。
梁师成的产业无数,香榭楼只是他的手下花太监搞出来的一件玩意。
如果矾楼的地位被动摇,相当于制衡的天平被打破。哪怕是奸臣当道,也要考虑个稳定问题,这估计会动摇他的地位。
换句话说,蔡京输不起。因为他赖以安身立命的本钱就是皇帝的喜好。
像杨戬,之所以能在蔡京和梁师成两大势力中杀出一片天地,只是因为他总能投徽宗之好,以太监身份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