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那有何难(2/3)
念她的恩德,在她死后数次加封她的兄弟向宗良、向宗回,皆位开府仪同三司,封郡王。而自向敏中以上三世,亦追列王爵,这是非常之殊荣。
向子湮是她的本家侄子。
他倾慕白居易及苏轼的人品、文学,在文学创作上也深受其影响,故而在众多的词作中,以“正宗辛派”词立身的王伦一眼就看中他的作品,可谓命数。
刚才不知道得罪了谁,那么把他高高地推出来堵众人的嘴,看谁还有什么话说。
并且他的这首词确实还可圈可点。
人群中有人拱手道:“没想到某的这首词竟能入山水郎之眼,向某幸如何之!”
王伦看时,却是个年约三旬的大龄青年,对自己的品评表示感谢。不管王伦年纪比他小太多,也不管王伦是不是有功名,以他现在的名气夸自己好,那么自己的词作自然有可取之处,今日之后必然能小火一把。
“向兄不需多礼,王伦对真正的好作品都是不吝溢美之词!”
本来向子湮的词作肯定会在众多的中秋之作中被淹没,毕竟今晚娱乐的氛围太重,又是灯下走马观花地浏览。可被王伦这么一点评,登时有人发掘了出彩之处。
“山水郎果然好眼力!就其包容之大涵盖山河而言,这首词基本上可与东坡居士的《水调歌头》比肩!读之顿觉气势磅礴,感人至深。”&nbp;&nbp;
过溢了啊,在王伦心中,《水调歌头》乃是绝品,便是辛弃疾亲自来这里也得这么说。这首词好则好矣,却不至于有这么高的评价。
嗯,这是夸我眼力好…那便当得起这个评价吧!
“山水郎,看某这一首《江神子慢》如何?”见向子湮之词获得首恳,另一人大胆走了出来。王伦看那人时,长得眉清目秀,举手投足之间充斥着一股文艺气息,先后几分好感。
“玉台挂秋月,铅素浅,梅花傅香雪。冰姿洁,金莲衬、小小凌波罗袜。雨初歇,楼外孤鸿声渐远,远山外、行人音信绝。此恨对语犹难,那堪更寄书说。
教人红销翠减,觉衣宽金缕,都为轻别。太情切,消魂处、画角黄昏时节。声呜咽,落尽庭花春去也,银蟾迥、无情圆又缺。恨伊不似余香,惹鸳鸯结。”
既有好感,评价便不会太差,当然也是人家写得不差。只是词风多近于婉约,王伦其实并不大喜欢这类的作品,但还是给了很不错的评价:“好词!”
想出名,踩刚才那人一把就行了,没必要得罪太多人。酒香也怕巷子深,他也需要有人把自己的名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