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攒人 傻孩子,干活吧!(4/7)
小。
祝缨道“不错。明天各人先把手上的档整理一下交给我。五日后咱们去学校,看他们考试。”
陈放问道“也是选了直接授官的么”
祝缨道“当然不是,榜样已经有了,余下的就不必着急了,慢慢来。总要选出些合用的人才好。”她又指着北地子弟说,“还有他们呢。先考试,考出来能给我干活的,放在行辕里听差遣,干得好的、立功的,依次序进前。”
陈放道“这个好。”
祝缨道“先吃饭,吃完饭再详细说说你们的见闻。”
“是。”
匆匆用过饭,祝缨依次听取了他们这几日的见闻。陈放所见,乃是士绅也有优劣,他对祝缨道“世叔欲用北地士人,倒是因地制宜。只是他们良莠不齐,还请留意风评。”
陈放比别人看得明白,北地就算是郑侯对阵胡兵的大本营了,要这儿稳,就得稳住本地的士绅百姓。所以祝缨筛选举荐本地人为官,所以朝廷没有打折就同意了。但是这样做是有隐患的,不能是个士绅就用。
祝缨道“不错。”
卓珏也有想法,他说得更直白一些“大人任用本地士人治理本地,有利有弊。利在他们熟悉,弊在容易欺瞒朝廷。”就是本地人在本地做官、抱团,容易把朝廷的势力排挤出去。
苏喆道“不是让四州交岔着任职么也还行。”
祝缨听他们慢慢讨论,颇有些欣慰,最后她说“都说得不错,今天先休息,明天接着干活。”
“是。”
第二天,各人又做着案牍的工作,好在各人都有几个北地子弟相帮,做得极快。到了晚上便将本州的案卷放到了祝缨的案头。
祝缨再筛过一遍,将其中一些案子发给姜司法,让他“秉公而断”,她自己则又支使起了苏喆等人“不用你们丈量得多么精细,一人搭上几个本地子弟,下乡去看一看田地、人口,看看他们怎么收税的。有横征暴敛、私加捐税的,都拿下了。”
“是。”
陈放劲头很足,他将书生袍都压到了箱底,让小厮翻出些方便的衣服来。小厮道“郎君,还是我来吧,您歇会儿,天天在外面走,要累坏了。一会儿烧热汤来,烫烫脚,我给您捏捏、解解乏”
主仆二人正说话,门被叩响了。小厮跑去开门,却见是金良。
陈放也叫一声
“金将军,”将金良往里让,“行李杂乱,请您见谅。”
金良道“不碍的,郎君只管忙,我只说几句话就走。”
陈放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