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老丈人看偶不顺眼,肿么办(4/7)
不如沉下心来做事。
台上的萧亚军也觉察到了讲话中的激进,再次发言的时候,将话题进行了收束,
“刚刚张楠教授、刘博通教授、艾进教授的发言非常好,青年人要投身实业是我们对你们这些大学生的期待。
但是,并不是说让你们去形成市场经济中的一个个的个体,团结才是力量,我的观点依然是,国家需要打造更强的强势竞争力企业,广大青年需要投身其中。
新罗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举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很大程度归功于推行企业集团化战略。新罗政府采取种种财政、信贷、贸易等优惠措施,大力扶植了三桑、现代、lg等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从而拉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企业竞争已开始从规模、质量、服务、品牌竞争进一步转向战略竞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支持大企业发展是各国政府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选择。
截止去年,我国进入世界强的企业数量仅为家,而且多为政府组建,市场垄断较强的国有企业。
而反观强前名的企业,一半是制造业企业,其中,排名第一的沃尔玛为零售业企业。我国大企业主要是靠行政手段产生,市场竞争力差,这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有着本质的不同。
我们需要来自更多领域,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杀入世界强。而这些企业的来源,关键在于我们的脊梁行业。
因为在他们身上,能找出更多的世界强企业的基因。而对于政府来说,必须承担起国家战略支持的责任,从脊梁行业中孵化出更多的‘国家英雄’,参与国际竞技。”
作为主持人的蜀大最年轻正教授褚建,此时提出了问题,“萧教授,近年来,各国政府对大企业的支持行为更趋公开、透明,采取了政治经济一体化运作。
我们看到漂亮国的政府与企业相拥相伴步入国际市场,国家的政府首脑往往在对外事务中公开成为大企业的代言人。
支持大企业成长的国家战略,已成为考量一国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在您看来,有哪些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国际通行路径?谢谢!”
萧亚军儒雅的笑笑,拿起话筒说道,“我想,这个问题,我们换个角度去讨论比较好。
我们现在都是从学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企业,终究是要以企业家的角度,才能更好的发现问题。
在我们参加这个报告会之前,贵校的王校长就给我们介绍过,蜀大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