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招工(2/3)
来的这样的资格。
其实古代官员,朝廷还是相当人性化的。古代退休制度起源于商朝,成制于汉朝,并在唐宋时期得到完善。
不过那时候退休叫常见的称谓有“致仕”、“致事”、“致政”等,意为将官位交还君主。
古代官吏的退休年龄多为七十岁,但明清两朝则规定“文武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
若官吏因疾病或身体原因无法继续任职,也可提前退休,如唐朝规定“老病不堪厘务者,与致仕”。
退休后的官吏通常能按级领取一定的俸禄作为退休金。例如,在汉代,告老退休后,朝廷会给其原官职俸禄的三分之一。
社会地位:退休后的官吏在社会中仍享有一定的地位。据礼记记载,卿大夫致仕曰“国老”,一般官吏致仕曰“庶老”。
若是你想退休,官吏在达到退休年龄或符合提前退休条件时,需要向朝廷提出申请。朝廷会对官吏的退休申请进行审批,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批准。
退休后的官吏需要按照朝廷的规定进行安置和管理。
一定程度上削除了官吏终身制,保持了统治政权的生气。
官吏退休后,国家为保证其特权,令其按级领取俸禄,使退职者老有所养,老有所安,又使在职者无后顾之忧。这有利于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以上这些,都是和平头老百姓,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的。
而且古代官员,一般都是七十岁以上才退休。若是你身体硬朗,你想退休的时候皇帝死活不同意,你也没有办法。
在国舅府做一个工匠就不一样了,你六十岁就可以退休。当然你愿意干的话,工资还会继续增加。
各处城门口,登时聚集了大量的闲散人员。这些百姓们,看到告示的第一反应是假的。
因为不可能有这么高的待遇,一个工匠,视工作能力和不同工种,月薪50200贯钱。技术优秀者,上不封顶。
什么意思,一个月五十两银子。你们当地知县,一年都没有你赚得多。
据元丰改制后的规定,宋代知县的月俸为15贯,一个寻常的民夫,累死累活一个月给人家做工,却也不过区区一两贯钱。
五十贯,还只是一个寻常工匠的工资。要是手艺好的,二百贯。要是你是这个行业的大佬,你的月薪上不封顶。
这怎么可能,百姓们议论纷纷。这是哪个昏了头的家伙,在这胡乱张贴告示,愚弄百姓呢。
有些人开始叫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