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劫营速战,诸葛亮三戏孟达(求追)(2/4)
外合,解四城之危。”
“兵贵神速。虽然魏兵人多势众,但却是分兵各处,可只要掌握好时机,伯松即便只有数千兵力,也能有以多打少的优势。”
诸葛亮赞道:“伯约之言,正合伯松之意。”
魏延也回过味来。
诸葛乔这是在避实就虚。
孟达打略阳,诸葛乔就打陈仓;孟达救陈仓,诸葛乔就打冀县四城外的魏兵。
只要时机掌握好,孟达就会如同被牵着鼻子的耕牛一般,诸葛乔往哪拉扯,孟达就得往哪儿跑。
若对手是谨慎的张,这战术没什么效果,因为张不会如此轻易的分兵。
可如今的对手,是军中威望不足、急于立功自证才能、且又一向自矜的孟达。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这是专门针对孟达而制定的战术!
【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比起辅汉将军,我的子午谷奇策,缺乏应变啊。】
魏延仔细的琢磨诸葛乔的战术,又将其跟子午谷奇策对比,发现了子午谷奇策最大的弊端。
应变能力太差!
虽然有奇袭长安的可能,但没有考虑长安城拿不下后又应该如何应变才能让魏兵疲于奔命。
隐隐间,魏延对子午谷奇策有了更深的想法。
【等辅汉将军归来,我应该好好请教:如何才能将魏兵如耕牛一般牵着鼻子跑。】
魏延一直没有忘记子午谷奇策,哪怕这个奇策目前无法实施。
出身寒微,若不能建奇功,如何能封侯?
黄忠想封侯,冒险七旬出征,斩将之功,青史留芳。
邓艾想封侯,冒险偷渡阴平,灭蜀之功,千古扬名。
同样,魏延若想封侯,就必须立下名震四方的奇功。
只是令魏延有些奇怪的是:诸葛乔为何会笃定孟达就一定能分兵?
诸葛乔仿佛将孟达的用兵风格给摸了个底朝天!
想要了解一个人的用兵风格,至少也得研究这个人的过往战绩。
而孟达除了兵不血刃取上庸外,就几乎没能让人记住的战绩在。
除非是跟孟达相识多年,才可能对孟达有如此深的了解!
知己知彼,不是一句空话。
不怪魏延奇怪,诸葛乔虽然不是孟达的旧识,但这西川却有个人却对孟达知根知底。
出兵之前。
诸葛乔跟法正可是聊了一个通宵!
法正深恨孟达的背叛,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