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老将(加更求月票求追)(1/4)
“大王误会了,我并非是在劝谏大王不要北伐。”
“我是支持北伐的!”
“正因为支持北伐,所以我才会格外关注益州的经济民生。”
诸葛乔语气坚定,强烈的表达了支持刘备北伐的态度。
紧接着,诸葛乔又道:“我知道大王心中有疑虑,请容我细说。”
刘备来了兴趣:“伯松细说,我洗耳恭听。”
诸葛乔顿了顿,微微整理了措辞:“自古用兵,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兵精粮足,战无不胜。”
“而孙子用兵: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军食可足。”
“曹操深谙孙子兵法,并奉孙子兵法为用兵至理,麾下诸将也将曹操所著孟德新书奉为用兵要义;故而曹将用兵,即便粮草不济,也敢举兵于敌。”
“或是掠于饶野,三军足食;或是分众掠地,取其秋谷;或是破地降邑,取其仓粮;或是以权济世,抄获为资。”
“故而曹将用兵,往往能急战得胜!”
“然而,因粮于敌,只是一时之法,而非万世之策。势穷之时用一次两次还可以,长此以往,必会令士民百姓惊惧而厌恶。”
“故而南州士民听闻曹兵将至,皆是心中惶惶不安,生怕曹操纵兵掠食。”
“大王宅心仁厚,用兵掠地,时常考虑仁德名声。”
“此举虽有施仁于民的气度,但也因此会让军争的决策变得迟缓,错失良机。”
“顾及刘表恩义而不愿强夺荆州,顾及刘璋同宗而不愿速杀刘璋,以至于荆州残破,汉中空虚。”
“得也仁义,失也仁义。”
“倘若大王要学曹操,只需令左将军马超为北伐主帅,引兵寇略雍凉之地,见城掠城,见野掠野,裹挟雍凉数十万军民入长安。最多三月,长安必破!”
“再任用刁民恶吏为官,招募不事生产的游侠恶汉为县兵,巧取豪夺,强取民财民粮,一月破潼关,三月焚洛阳,曹丕闻讯必会惊惧而迁都。”
刘备脸色一变:“如此施为,雍凉士民岂不是视我为国贼?”
诸葛乔凛声:“虽为国贼,却能巧取天下大势。”
“大王若只学曹操急战而不学曹操残暴,等到了势穷之时又再行非常之举,既错失了军争战机,又不能施仁于民。”
“大王难道忘记了,昔日势穷不得不进攻刘璋时,为了激励士卒而不得不与士卒约定‘若事定,府库百物皆由将士分取’。”
“以至于城破后,士众尽皆舍弃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