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名动荆益,季汉群英!(求追)(2/4)
水淹七军的污名是为了保护诸葛乔的名声,但诸葛乔不希望关羽因此而遭受襄阳士民的埋怨。
故而。
诸葛乔只是提了方案,但负责实施的却是关羽。
理由也很简单:这荆州只有关羽能镇守!若是关羽的名声坏了,岂不是让曹操和孙权有了可乘之机?
诸葛乔的提议也得到了刘备的支持。
最重要的是:诸葛乔要跟刘备返回西川,什么时候再返回荆州也不能确定。
让诸葛乔来得这名声,未免有些浪费。
关羽无奈,只能放弃替诸葛乔谋名声的想法,亲引荆州兵去协助襄阳士民对洪灾进行善后。
军民一家亲,在任何时代都是行之有效的阳谋!
到了十二月。
刘备决定返回西川,遂召众人商议汉水防线的人事委任。
由于孟达叛变,上庸三郡需要资历、威望和能力都不低的良将来镇守。
“可惜封儿重伤未愈,否则有封儿在,我就无忧上庸了。”刘备不由轻叹。
在张仲景的救治下,刘封转危为安。
只是那三箭伤了刘封筋骨,三个月内都得静心调养,想要镇守上庸再用武事,至少也得养伤一年。
赵云、黄权和吴班有资历有威望也有能力,但也是要跟着刘备回西川的。
冯习张南等将,资历和威望终究是欠缺了些,这让刘备颇为苦恼。
诸葛乔提议道:“大王,我以为雏鹰若是长久呆在雄鹰的羽翼下,是很难有翱翔九天的力量的。”
“坦之兄在荆州多年,熟悉军政诸务,为人又庄毅持重,是最适合督三郡军政的人选。”
听到诸葛乔的举荐,关平的内心也是多了几分激动。
想到关羽在荆州也缺人,关平又将这份激动强行压下,默然不语。
诸葛乔猜到了关平的想法,劝道:“坦之兄,我知道你的担忧。”
“你担心去了上庸后,君侯身边就少了一个可以分担军务的亲信。”
“可你也好歹也给令弟一个机会啊,正好也让令弟也多接受君侯的指导,不要总是待在先登营。”
“关家虎子,论武勇,当有万夫不当之勇;论统兵,亦要学会战必胜攻必取!”
未等关平开口,关兴抱拳而出:“兄长,若不去上庸,父亲眼里就只有你,愚弟也想多与父亲亲近。”
关羽那赤红的脸瞬间多了几分黑色,若不是刘备在场,关羽都想将关兴提起来问问:什么叫眼里只有关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