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双王会:刘备亲往樊城(求追)(1/4)
虽说张昭提出的解决方案是牺牲吕蒙,但诸葛乔并未给孙权这样的机会。
在诸葛乔识破用意说出那句“我们是盟友,贵方不仁,我方不能不义。若杀了吕蒙,岂不是令双方再添仇恨。”时,孙权就明白,牺牲吕蒙的方案是行不通的。
刘备归还降卒和湘关米且不再追究吕蒙偷袭南郡,孙权归还桂阳等地、毁掉陆口水寨且以长沙为双方的缓冲地,已经是基于双方利益最稳妥的解决方案了。
除非孙权真的有跟刘备来一场“开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的觉悟,否则就只能同意诸葛乔的方案。
显然,孙权并没有这个觉悟。
江东三代基业,创业不易,孙权是不可能在这种时候跟刘备斗生死的。
令吕蒙偷袭南郡的时候,孙权也是笃定刘备如今有益州在,哪怕荆州真的丢了也会权衡利弊。
如今吕蒙偷袭南郡失败,孙权自然得权衡利弊,斟酌跟刘备死磕的后果。
在利弊权衡上,吕蒙跟孙权的想法是一致的。
故而吕蒙会选择在陆逊兵败后果断撤退,避免让江东的将士都折损在江陵城。
“末将谨遵吴侯之命。”
吕蒙抱拳拱手,第一个应了孙权的命令。
潘璋、马忠等将虽然不情愿,但孙权吕蒙都认同了这个决定,众将也只能强忍这股憋屈,纷纷拱手应命:
“我等谨遵吴侯之命!”
孙权来得快,走得也快。
淮南失利,孙权跟曹丕合谋夺荆州;荆州失利,孙权又跟刘备言和夺淮南。
如此反复横跳,若最终两路都损兵折将、丢地失寨,那孙权就再成笑柄了。
孙武后人
孙武要是知道后人这般不成器,估计都能气得一脚踢飞棺材板儿,然后来一句“无知后辈,该起舞了”。
不多时。
陆口水寨就只剩下吕蒙和士仁等千余将士。
“吕都督,为何你不向吴侯举荐我。”士仁眼神中多了怨毒。
孙权带走了陆逊、虞翻、潘璋、马忠等将,士仁却是被留在了水寨。
吕蒙别说举荐了,在孙权面前都不提士仁的名字,这让士仁恼怒难忍。
荆州回不去,江东又得不到好处,士仁终究因为骨头软而偿到了恶果。
吕蒙语气淡然,仿佛看透了人生:“士将军,我是在为你好。”
“我夺南郡失利,损兵折将,本是死罪;幸得吴侯宽宏,这才饶我一命。”
“只是我虽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