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僵局(2/3)
大事。
当初,明王与宁妃暗中与自己相约时,赵丏便猜出他二人之间有些不可言说之事。
现在明王想把这事栽到自己头上,冤大头也不是这么当的。
“小宫人的一句胡诌也能信?一无凭二无据,陛下岂会相信?”
梅朵又撑起来了一些,语气更加咄咄逼人:“小将军这话说得倒不像是官场里的人了。这不就是最好的结局吗?”
娘娘枉死,她岂能让明王苟活?反正一条贱命,权当是白捡的。拖死一个就赚了。
赵丏一点就透,电光火石地醒悟过来。
看样子,皇帝不想动明王,出海之事和苟且之事,都可以随着宁妃之死而止步于此。那自己这条命岂非白白丢了?
皇后于赵家有大恩。
二十年前,万勰帝刚登基立后,赵丏的父亲赵厉任京西营副都督,营内平白无故出了一档子军马案。从关外买来的军马,在山西境内被偷梁换柱,换作了普通的土马。这土马瘦小孱弱,与关外骏马有天壤之别。却堂而皇之地进了马厩。
太平之时,军马操练较少。赵厉年迈又有旧疾,便不再亲自巡查马厩。却被万勰帝的突然驾临抓了个现行。龙颜大怒,自然把京西营的抓了个遍。
当时任京西营都督的王平已被杖毙,轮到赵家,赵丏的母亲李氏悄悄进宫去求了皇后。
皇后只是与皇帝下了一盘棋,皇帝便下旨,赵厉因年迈昏愦,撤其副都督一职,罚奉五年,准其携家眷赴福建戍守长乐,赵厉忧思成疾,不出两年便殒命客乡。
直至九年前,万勰帝决意南巡,兵部尚书单一奇进言说,会稽山一带多年匪患,百姓多受其苦,南巡之前,应当剿匪。万勰帝便想起了赵丏来。
二十岁的赵丏一鸣惊人,手起刀落一举拿下会稽山,扫清匪患。龙颜大悦,封其为小将军,令其驻守杭州,追封赵厉为长乐大将军。
后来皇后暗中撮合赵夏两家联姻,朝中也有人上表弹劾,武将联姻,必有祸患,却遭万勰帝驳回,算是默许。
明王多次明里暗里拉拢赵丏,意图再明显不过。
一是张家虽有门客上千,却以文官为多;二是因他驻扎杭州,是宁妃母族所在之处;三是他曾随父戍守福建长乐,熟悉海事。
赵丏得了皇后的亲允,与明王共谋出海一事。
此事若为明王,必是死罪。若为皇帝,便是活罪。如今事发,赵夏两家命脉皆系于他一人,岂能随便顶下明王的苟且之罪?
赵丏看了一眼梅朵,刚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