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文学社公开处刑大会(3/4)
“呃……实话说,感性点的内容,若飞说得很全面了。我就,讲讲一些思考吧。”
嗯,是适合他切入的点。
大小城市的发展平衡问题;在家嫌烟火太重,离了家又怀念烟火的矛盾心理……
不过他明显没太展开,提了一些观点就戛然而止。
朱青伦知道现在的主角是台下的李颜,而不是他。
“两位同学说得都很好,让我们听听作者是怎么想的。”郭启文笑着指向李颜。
老郭,你好狠的心呐。
李颜强颜欢笑,走上了台,往台下一看全是亮晶晶的眼睛。
捧杀,这绝对是捧杀。
“各位谬赞了,”该说的话还是得说,“就像大家一直吐槽的那样,作者来做阅读理解,可能都答不到满分。当然,我是认为作者落笔的每个字都是深思熟虑的,设置的每个情节、每种情绪,也都有他的理由。只是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的理解是一种再创作,往往能迸发作者都想不到的力量。”
大家听得入神。
“就例如若飞跟青伦刚刚的评析,有些词句的妙处我自己都没想到,有些观点的冲撞我也意识不到。这篇文,对我自己来说,就只是真情实感而已。”
李颜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下,更是给了所有人台阶下。
不过郭启文不准备放过他,“李颜同学,我读这篇文,最大的感触是,能读到一种思乡的愁绪。但是对于刚到新北读初一的你来说,行此文时也不过离家两三月,说句不好听的,处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状态。乡愁于伱,是如何产生的?”
大家都听愣了,只觉得台上的对话怎么有点听不懂?
早猜到郭启文会问这个鬼问题了,李颜微笑点头道:
“郭老师,我真谈乡愁,自然是太过浅薄。所以我实际上避开了,我只是在怀念我的家,乡愁于我,只是一种似有若无的情绪,飘在空中的一缕烟罢了。但我终究来了新北,离开了家,我有对大城市的向往与兴奋,也有离家的不安与紧张,我把这些情绪细细地说出来,它们本就都来源于‘乡愁’,这是我们作为华夏儿女共有的特质。”
话说到这,郭启文已经频频点头了。
“所以,当读者顺着这烟丝一般的情绪,摸到‘乡愁’这个本源,他们自己就会被触动。若飞和青伦跟我一样,还没有太多的体会,所以其实感悟不深,郭老师您人生阅历更多,也就更有感触。”
李颜深吸一口气:
“这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