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九零年代发家致富(24)(2/3)
网络刚刚起步,这个交流论坛也已经有了三万人的规模,他们在论坛上交流自己新学到的技术,如何编程如何黑别人电脑。
这些都不是千芊要找,千芊划过好几页,终于找到一个热度不高的贴子。
一个国外留学生,寻找合作伙伴,在国内开信息公司。
他在帖子讲述了国内的发展前景,人口众多的未开荒的领域,可以学习国外发展社交软件,甚至将来可以在网络上购物等等。
主要内容是实时传讯的软件描述,有借鉴一点国外现在很流行的网络沟通模式,但创新开辟出了全新的内容。
但在现在的人看来,他的想法过于天马行空,对他的公司感兴趣的寥寥无几,大部分留言也都是在嘲讽,没有人相信他。
————
国外大学图书馆,一个有些邋遢的年轻男学生姜鹏守在笔记本前,等待着国内论坛的回复。
姜鹏几年前误打误撞出国学了计算机,也认识到了国外网络的发展迅速,他相信这个行业一定会发展的很好。
但国外已经有人占据市场,他无权无势,根本没办法开展。
当知道国内已经开始有电脑有网络,他的目光一下就放回了国内。
出于一些小小的情怀,他不希望是外资入驻,而是由国内资本投资成立公司。
他和几个关系好的同学,夜以继日的研发实时通讯软件软件。
与此同时,国外也出现了第一个计算机巨头公司,成立没两年就上市了。
这对已经了解计算机规则的姜鹏来说实在是振奋人心,于兴趣小组内的其他人而言也同样意义深远,大家每天废寝忘食地开会探讨,在有限的可以使用机房的时间内争分夺秒地实现自己的构思,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就能让他们热血沸腾欢呼雀跃。
终于在两个月后,推出了软件的雏形,可他的踌躇满志,在国内却遭遇了无数冷水。
姜鹏作为是这个项目的发起人,他对这个倾注了所有人心血的成果抱有厚望,且一直十分笃定大家研究的东西将会推动互联网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据说现在国外的电脑已经比较普及了,稍微有经济能力一些的家庭都已经购入了设备,海外也成立了许多专业研究互联网科技的公司,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前景喜人。
而国内改革春风吹拂,每个家庭的条件都越来越好,将来也会有不少用户的。这是个很有前景的事情,也明显能干成,但始终没有人愿意投资。
姜鹏不善言辞,门路也窄,提出的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