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现状(3/6)
是村妇。不发毕业证。更不参与什么初中、高中的课程。
厂子开办的夜校,也只是针对于厂子里的职工或者职工家属,教授少量的技术,但是也不会给发证书。
如果是不识字的农民兄弟,在识字班里学习大半年后,就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回到村里就有了个好工作,可以回村里担任计分员、读报员。不需要下地劳作,就可以领着每天0个工分。至于每个工分值多少钱那就得看年底时候公社是怎么计算的,基本上都是2厘5——4厘。
假如当个计分员,每天全勤挣0个工分,再加上自己家的一亩多地效益,一年到头最多也就4400个工分,交完粮食以后,才能统计价钱。每个工分3厘的话,全家这一年就挣了3块2。不买东西了不消费了
农村很辛苦的,超过2岁就可以挣工分了。青壮劳动力每人每天9-0个工分。
女劳动力每人每天基本上就是6-7工分。
未成年的算半劳力,一天能挣3-4个工分。
有的公社故意难为人,要求一天去地里3趟,每次的工分还不统一……
农闲压根就不存在农闲,清理河道、割草、灭鼠……都可以算工分。
“海可枯,石可烂,生产队的工分永远挣不完。”
有些人累的受不了,就想出去打零工,给别人盖房子或者开石头,再或者是烧石灰。假设每天挣块钱的话起码得往队里缴7毛5,用于补自己的工分。
大队公社这种做法属于双向收费。而且差额挺大。
这个年头,只要是插队下乡的知青,如果再给他们一次机会,绝对没人想去乡下。
最苦的当属某些地方,比如地图上的东北部,曾经有人扬言:冬天也能种稻子。那就干呗!很多知青冬天劳作时,把人的脚给冻掉!
所以说,周文忠弄个工作,才是首要目的!
有工作就可以单独立出来户口,有工作就意味着看病不花钱,现在这些医院都是和厂子直接挂钩的,拿着三联本直接进去,哪怕是个截肢手术,顶多自费几块钱,也可能自费几毛钱,也可能会有工委会直接派来人和医院对接。
工人铁饭碗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但京城里工厂的工作,和东北的厂子还是没法比。
假如易中海他们这个轧钢厂的工作是铁饭碗,那么东北的那些厂子就是金饭碗。
全国人民都明白这个道理,据959年下半年开始,全国粮食短缺,天灾来了。
全国受灾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四川、安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