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金丝雀(2/4)
接下来的几日,建康风平浪静。但朝堂之远,却是有大事发生。
听闻凉城出了妖魔祸乱之事,死了许多人。
为此,燕蒹葭不以为然。处庙堂之高,则忧虑其中谋算与争斗,至于妖魔之事,自是有一国之国师去处理。
果不其然,第三日,扶苏便匆匆前往。随行之人,还有燕然。这件事,一度让楚青临有些讶异。
他记得,在现存的世界中,随行的是燕蒹葭。只是那时候燕蒹葭为何前往,倒是让人捉摸不透。
而这一次,燕蒹葭没有随之前行,反倒是燕然跟着下了凉州。此番凉州之行,想也知道这是凶险万分。
燕然为何此次会如此热忱于凉州之事?
楚青临稍稍理了理思绪,便都明白了。
始作俑者,还是燕蒹葭。
燕蒹葭要除了燕然而后快,储君之位,她势在必得。且燕然前两日还派了刺客前去,她自是不能善罢甘休。
于是她掀起朝堂的风云,逼迫燕然不得不请命,前往凉州。
于是,楚家的盛宴,依旧如约展开。只是此次扶苏去凉州的步伐加快了许多。
……
……
秋高气爽,正是好时节。
建康高门望族,皆是踏入楚家大门,参加设宴。
其中有一人,是收了楚青临寄送的拜帖。而此人,正是临安公主燕蒹葭。
没了李溯的事情,楚青临以为,此次的设宴,不会再出什么纰漏。
只是,没有想到,楚老爷子见此,却是甩下脸色。
理由是什么?
俨然与朝堂之事有关。
听闻燕蒹葭一月之前,奏请建立汴京运河与堤坝,而被派去监造运河的官员,正是得罪过燕蒹葭的朝中元老,阵元老将军。
汴京运河,耗费巨大人力物力,汴京的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壮丁与赋税,让百姓苦不堪言。
国库派去赈济的银两,山高水远,一时又遭遇山匪……不得不说,燕蒹葭的奏折,让朝中一众老臣骂声不断。
但为何燕王会准奏?
其中不乏年轻的朝臣,认为燕蒹葭此番提议意义非凡。
汴京时常遭受水患灾害,每隔几年便会出现这般民不聊生的场面。归其缘由,还是地理位置太过平坦,又靠近海河要害。
若是尽早修筑运河与堤坝,必然是利国利民。今后汴京运河也会称为沟通南北的要塞,给贫瘠的汴京带来昌盛与繁荣。
虽说赞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