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29章(1/8)
根据本朝法治,凡有冤民在午门外挝鼓,陈述冤情,皇帝须得亲自出面受理案情。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因前朝对鸣冤者并无要求,谁都可以击登闻鼓,导致一时之间挝鼓之风盛行,诸如邻里之间争地,牛拱篱笆的小事,庶民都能闹到皇帝跟前。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昭成帝并非是一名贤明温和、不厌其烦的君主,处理了多桩鸡毛蒜皮的小事后,不堪其扰,御笔一挥,在都察院增设了一架登闻鼓,为了防止庶民滥挝鼓,凡挝鼓之人,需得先受廷杖三十。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并在午门外的登闻鼓前增设巡视锦衣卫,有面冷提刀的锦衣卫盯梢,劝退了一半人,后再有陈述芝麻小案的人,被以诬告罪当场廷杖处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庶民心底有冤,却不知自己的冤情落在锦衣卫眼底是轻是重,余下的一半人打退堂鼓,清净了数十年。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登闻鼓十年来第一次会客,却是迎浇了一捧温热的鲜血。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午门外不仅围满了百姓,还聚着来往的官员,那名妇人倒在登闻鼓前,额头往外汨汨冒血,小腹凸起,已有了些月份,荆钗布裙,却拾掇得十分干净。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楚南瑾下意识地去捂姜念兰的眼睛,姜念兰却倏然顿住脚步,错开了他的手,须臾,不知想到什么,拨开人群,朝着妇人的方向奔去,解下系过脖颈的斗篷,郑重其事地覆在妇人身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围观百姓被锦衣卫隔在一尺之外,转而对姜念兰指指点点,楚南瑾几步上前,将一众视线挡在身后。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哥哥,这个人为什么躺在地上,地上不冷吗?”姜念兰疑惑地问,“还有这么多人为何都只看着,不扶她起来呀?”
&nbp;&nb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