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我只是个俗人(2/6)
假的?
仿佛一个重磅炸弹,在节目当中炸响,牵连着过亿。
他们期待过王世风的反击,但是没想到,这个反击竟然还能波及到他们这群围观群众。
原来自己从小到大了解的名著常识竟然是虚假的民间传闻?
罗思尧更是身子颤抖,他也没想到,王世风竟然敢把这种颠覆常识的知识点给曝光出来。
作为文学从业者,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四大名著就是约定俗成的叫法,尽管这四本书确实有一定文学价值,但是远远没有传闻中那么高大上。
但是因为传播度高,而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知名度,所有想要靠着文学吃饭的人,不得不默认这个观点,方便蹭流量。
多少人靠着四大名著吃上了饭?
享受到这样的流量红利,自然就为尊者讳了,尽量不提及背后的真正渊源。
但是王世风如今在收视率这么高的平台,把这层窗户纸给捅破了,属实惊到了罗思尧。
这小子是不是疯了?
这可不是砸自己饭碗那么简单了,这是要枪挑一条龙啊。
这么勇的吗?!
“用四大名著指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在目前看来已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文学常识了。
但是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常识从建立到流传,至今不过数十年而已,其实古人有把若干个人或若干部作品放在一起,冠上一个总称的习惯。
这是咱们华夏文人的特点,尤其喜欢用数字构建一些概念,特别是在明清小说里,大家可以想一下,《三国》里十常侍,五虎上将,五子良将,
《西游》里二十八星宿《水浒》里面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类,《红楼》里金陵十二钗之类等等统称?第一次听起来是不是觉得很高大上,而且朗朗上口?”
王世风将目光转向镜头,缓缓说道。
还未从被颠覆认知中回过神的观众们下意识的表示认同。
确实,小时候第一次听说五虎将的时候,根本分不清谁是谁,反正就觉得牛批,包括听《隋唐演义》时,根本不知道人物关系,但是十三太保这个称呼,记忆犹新。
好像所有古典传统书籍里,都有这类数字+称呼的格式。
而且好像亚文化圈中的东瀛也是如此,什么四皇,七武海,十三番队之类的。
“这个习惯其实是来自于道家,《道德经》中道生一,这个格式一直影响了华夏体裁和文体习惯几千年时间,这种格式的特点,就是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