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我主人真死了(3/5)
但是这段没有任何人声台词。
镜头中的妇人悲痛欲绝,但背景音乐依旧是那段欢快的锣鼓点,强烈的反差让所有人产生了不适感,下意识的心生烦躁。
而镜头从妇人抱着狗的角度,缓缓从下向上移动,出现了一个穿着女式皮鞋和精致西装的职业女孩,面露痛苦,然后镜头再次一飞冲天。
开场五分钟,直接留下两个悬念,像是猫抓一样,牵扯着所有人的好奇与耐心。
影评人们看到这儿,也有些古怪的看了眼郑秋,刚开始以为是个喜剧,但是上来就车祸死狗,贫家妇人,职业少女三个鲜明设定,而且从拍摄手法来看,这明显是现实主义题材啊。
有点意思了。
“郑总,果然虎父无犬女啊,令嫒虽然只出现一个镜头,但是演技确实出乎预料啊。”一个秃头影评人顺便恭维了一句。
“瞎胡闹罢了,让诸位见笑了。”郑秋笑了笑。
影片继续播放,后面的主视角都是以郑幼韵为主了,而且剧情也没有出乎大家的预料。
无非就是正义少女路见不平,为求公正,四处碰壁最后终于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成功让迟到的正义降临,坏人伏诛。
这种烂俗的故事结构,没有任何亮点新意可言,对于他们这些影评人来说,更是小儿科一样的剧情。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所有人都猜到的剧情,让他们十分惊喜。
众所周知,影评人,或者文艺评论行业,最擅长的就是阅读理解了。
他们能够从一些乱七八糟的内容里,理解出和正常人不一样的东西。
比如当他们看到那名美貌妇人不愿意连累郑幼韵继续追究大黄的死时,他们理解出了这是底层阶级对权贵阶层的恐惧与麻木,是一种听天由命的奴性。
而小郑为了正义奋不顾身,不惜代价的追求正义,则理解成了新资产阶级,或者伪中产对阶级的不满与反抗,是一种愚蠢但是令人动容的精神。
当记者小夏愿意帮忙和记者小王反对帮忙的争论中,又意味着客观主义的尺度与感性。
在退伍女兵小尹的加入后,象征着理法公正的立场映射。
而那些网红的出现,则是带着现实乌合之众的嘲弄。
电台主持人小洛则代表着知识分子的明哲保身和审时度势。
而坑爹的小褚则代表着象牙塔中理想主义的浪漫与冲动。
总之在这个通俗的故事结构中,影评人们看到了一个丰富多元的精神内核,而且从剧情处理上来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