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再见了吴王恪(2/6)
吴王李恪并没有理会,而是坚定地支持邓宏,还下令让所有将领配合邓宏的出征行动。
对此,众将虽有意见,但嘴上唠叨两句后,还是选择了服从命令。
散会后,邓宏便拿着李恪给的兵符,回到军营调兵遣将,而与此同时,李千里也找到了父亲李恪。
“父王,邓绪此人确实是一位不错的将才,可当下我大军兵力匮乏,让他率领五千兵马主动出击,是否太过草率了?”
李千里惊疑地问道。
闻听此言,李恪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而是从袖子里递给了李千里一张纸条。
李千里疑惑地接过纸条,刚一打开看了两眼,便惊诧地睁大了眼睛。
“这……这……这怎么可能啊!”
李千里瞬间大惊失色,因为字条乃是当今陛下写给吴王李恪的亲笔信。
信中大致意思便是,大唐幅员辽阔,倭地乃贫瘠不毛之地,朝廷管理成本太高,是守是留吴王你自己看着办……
“皇帝要丢弃倭地吗?”李千里惊诧道。
“嗯嗯。”李恪点点头道。
闻言,李千里眼里不禁闪过了一丝失落,紧随着便被愤怒所替代。
“倭地乃是太宗谋划,先帝支持,邓老国公以及几十万东征将士浴血奋战打下来的,陛下怎能说丢就丢,他如此作为,岂不是违背了太宗、高宗的意愿,视几十万东征将士的流血战死而不顾吗?”
李千里大怒道,他自小与父亲在倭地长大,倭地虽然贫瘠,但对李千里而言,却是仅次于中原的依托之地。
“不可妄言!”闻言,李恪当即制止了儿子继续发言,可李千里却是不管不顾,心里逼着一股积压已久的怨气在这时终于爆发了出来。
“父王镇守倭地的诏令乃是先帝下达的,依儿看来,当今天子乃非明君,若不然,他怎能说出如此昏聩的话;
依儿看来,先帝一脉已是一代不如一代,当初太宗就应该把储君之位传……”
“放肆……给本王住口!”
李千里话说得很急,他话还没说完,便被李恪厉声打断。
“这样的话,本王以后不想再听见,你听清楚了吗?”李恪怒声道。
闻言,李千里虽然心里不服,但还是嗯了一声。
“儿知道了!”
义丸城,名丸九都为对抗唐军,向全国下达了严厉的征兵令,凡年满岁的倭人全部均被其征召入伍。
仅仅十余天,名丸九都就征集了三万多质量参差不齐的倭兵,并且,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