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一明一暗,解决芯片原材料问题(4/6)
说了。”
高永明叹了口气,述说自己遇到的难题道“轻舟芯片从何而来,到底是谁代工的,已经让米西方那群人坐不住。”
“台积电,联电,格芯都被排除嫌疑了,现在就剩下我的龙芯国际和韩星集团。”
“它们为了寻找谁代工蛛丝马迹,已经对我和韩星集团限制芯片原材料的购买份额,12寸硅片、光刻胶、显影液都减半了供应。”
“开天基带芯片需求量这么大,虽说光刻胶有囤货,暂时可以解决,但12寸硅片一直不够用的,如果我们使用6寸和8寸的国产硅片,最终成品价格也会翻数倍。”
米西方对龙国半导体企业的限制,可不仅仅局限于eda软件和光刻机。
芯片生产的原材料,例如12寸硅片、光刻胶、显影液都是被限制的一环。
特别是硅片,目前国产只能做到6寸和8寸的硅片,12寸硅片完全依赖进口。
假设切割的芯片裸片尺寸是16x16,8寸的硅片直径是20,满打满算只能切出88块芯片裸片,相当于一块8寸硅片,生产出88枚芯片。
而12尺寸的硅片,它直径有30,同样的16x16尺寸,它可以切出232块芯片裸片,可以生产出232块成品芯片。
关键点来了,6寸、8寸和12寸硅片生产流程基本一致,成本和市场价格也相差不大,所以如果使用6或8尺寸的硅片生产,成品芯片价格也会飙升数倍。
不是高永明不想代工,而是生产成本实在太昂贵,他害怕陈星接受不了成品价格。
“生产成本翻了多少?”
陈星暗皱了下眉头询问道。
按照目前龙兴x1手机产能,一天就要消耗15万枚左右的芯片,如果生产成本太高的话,只能提升手机价格了。
“用8寸硅片,成本翻了3倍,用6寸硅片,成本翻了5倍,陈总要考虑清楚。”
高永明大致给出价格。
半导体行业被限制,真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
听闻成品报价,陈星陷入了短时间的沉默,他在计算最终芯片成本价是多少。
之前在台积电,生产一枚开天基带芯片的售价是40元,翻三倍就是120元,翻五倍就是200元。
龙兴x1满血版售价是1699元,这岂不是要破1800了?
在陈星心算价格时,高永明继续述说难题道“因为价格没优势,我们国产半导体硅片根本没市场,因此产能非常小,怕是根本没办法满足龙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