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吴三桂欲反(2/3)
鳌拜觉得这样议不出什么,于是鳌拜便对康熙道:“陛下,不如请八王议政吧。”
所谓八王议政,又叫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
满清宗室贵族中的王与八旗固山额真、议政大臣共同议政的形式,即称为“议政王大臣会议”。因参与议政的宗室贵族除亲王、郡王以外,还有贝勒等人,故又称“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
这个八王议政显然是对皇权的一种削弱,康麻子当然不会高兴了。
可是,这个时候,康麻子还没有掌握大权,即便是想要否决也没有合适的理由。
所以,无奈之下,只能召开八王议政会议。
在八王议政会议之上,那些旗主可没少抱怨。
听到这些旗主抱怨,康麻子心里的怒火越烧越旺。
要知道先前损失的hq,那可是皇帝亲领的八旗之一。
皇帝亲自统领的为hq和正/黄/旗。
损失了这么多,康麻子哪里会不愤怒。
要不是因为穆里玛是鳌拜的弟弟,康麻子早就想把穆里玛抄家灭族了。
不过,最终还是定下了策略。
对于朱阳,抚自然是不可能抚的,大明宗室,不共戴天之仇,必须剿。
一是征发大军,这一次由鳌拜亲自统领大军前去镇压。
这一次出动八旗兵五万,绿营十万,共计十五万大军。
另外还给三藩送去诏书,让他们也各自出兵五万,围困江苏。
还有调配三萨满和五个黄教大喇嘛随军而行。
反正这一次几乎是动用了半数的国力,必须一举剿灭太平逆贼。
只不过,还没等给三藩的诏书发出去,一个惊天霹雳直接砸在了满清的脑袋上。
吴三桂造反了。
是的,吴三桂这个家伙提前造反了。
实际上,吴三桂从来就没有被满清朝廷信任过,这一点吴三桂自己也很清楚。
吴三桂和满清朝廷的矛盾由来已久。
康熙二年,清廷即以云贵军事行动已经停止为理由,收缴了他的平西大将军印信,接着,又“截其用人题补之权,迁除悉归部选”。
康熙六年,又乘其疏辞总管云贵两省事务之机,下令两省督抚听命于中央。
同时,还剥夺了他的司法特权,“平西藩下逃人,俱归有司审理,章京不得干预”。
吴三桂则以“构衅苗蛮,借事用兵”,扩军索饷相报复。
吴三桂反心早就铸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