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挣大发(2/3)
们,根本就不会奇异!
人参本就难得,有过这两回的露面就够了,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孩子们再没见过,而越发深入林中,三七的影子越少。
若说孩子们最早学会的是什么,那务必是适可而止。
在一人分得两百两后,孩子们就不那么迫切。
在离家后的第十天,车队出了无山县一路往南,然后如计划地绕行一圈回归月泉村。
月泉村人能靠采集三七致富,别人也得喝口汤才行,这七十天,福妞很努力,孩子们也很尽力。
当然,听到她们挣大钱后,跟上他们脚步的恶人也层出不穷,各种各样。
短短七十天时间,孩子们就见识了过去几年,十几年没曾见识过的人性。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变化越多,丁雪薇那颗急躁的心也就越平静。
不自觉就拖延到了府城信笺送来时。
彼时,正是她预定的回归时间。
她进京的事儿被允许了,至于什么时候进京,没有严明。
京里没催促,玩得正起劲的人又怎么会着急,这回归的时间就一拖再拖,一直拖过了九月。
村里孩子们也算见过钱的,兜着上千两银票到处走这事却还是有些不能接受。
老早就有人提出还钱,可被丁雪薇拒绝了。
“这一千两,是家里开地时的借款,这一百两,是孩子们田地的借款,这两千四百两,是地震时的赔付款。”挨个地,老村长将借条摆出,然后将银票放上,之后是村里各家。
这一趟出门,孩子们没有内耗,相反,一个个还都有上千两的进账,村里大伙不说毫不意外,至少是没多少惊讶感的。
而在孩子们离开的时间里,秋薯收获了,各类种子也跟秋薯一起进了前来购置的地主乡绅仓库。
唐明知道月泉村人的难,清楚他们的好,当今更是怕落个苛待良民的污点,在唐明定下秋薯果种十文一斤的价钱,让村里人家都大挣一笔后,大批赏赐也伴随书信到达。
十文一斤的红薯种果看似便宜,实则不少,一亩地平均八十两的收益若非欠款太多,这一波村里人不止能回血,还能大挣一笔。
而相比当今亲笔题写的月泉村三字,布料干果银锭等一系列物质都不足一提。
经村里协商,当今墨宝裱框出来供奉并拓印一分建造一块定村石。
赏赐,该丁雪薇的归于丁雪薇,要村里各家均分的,村里人没客气。
“用当今墨宝拓定村石确实是个好主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