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0 分拆(2/5)
众组长对钟表有了清晰的认识,就再次制定了研究计划,然后每个组长领取了任务。
同时组长们又做了组内计划,并在技术总顾问小组进行了讲解,让组与组之间也都知道了对方在研究什么。
如此各小组才开始进入具体研究之中。
陈景恪也不知道这个方法对不对,他只能根据前世道听途说的东西,加上自己的脑补来做。
然后在工作过程中不停的总结经验加以改进,相信总有一天能建立一套真正科学的科研方法。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拿出来的这个方法确实比之前大家没头苍蝇一样要强的多。
尤其是这个技术统筹总小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各项研究工作快速展开,都有了不小的进步。
比如擒纵器的模型很快就被打造出来,把摆锤挂上确实能驱动齿轮转动。
另一组专门制作发条,也很快就拿出了合格的发条。装在摆锤的悬挂点上,为摆锤提供驱动力。
只是受限于钢材的质量,这个发条的弹性不足,差不多四五天就要上一次力。
但不论怎么说,钟表最基本的动力结构就做成了,剩下的就是细微处调整。
比如,如何让擒纵器匀速转动,如何确定转速的快慢……这些都需要时间慢慢的摸索。
本来陈景恪以为这一点会很难,还要搞个变速齿轮结构什么的,然后被一个叫赵友昌的学生用两根钉子给解决了。
具体来说就是在擒纵器的传动杆两侧各钉一根钉子,不论受力有多大,传动杆摆动的幅度都没办法超过两根钉子的约束。
擒纵器匀速转动的难题就此被解开。
陈景恪看的也是傻眼不已,然后就开始自我检讨,自己还是受前世的影响情不自禁把问题复杂化了。
受到赵友昌的启发,大家似乎都觉醒了一般,提出了种种办法。
然后就有人发现摆锤的长短可以影响转速的快慢,经过一连串的实验之后,终于找到了一秒钟跳动一次的准确频率。
这其中陈景恪的手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毕竟是从零开始,谁都没办法准确知道一秒钟该有多长。
如果纯靠人工去测量,需要的时间会很长,而且误差也会非常大。
前世最早的钟表,一天的误差能保证在十五分钟以内就算是精品了。
后来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研究总结,才把机械表的误差固定在每天一分钟以内。
现在有了他的手表作为参照物,可以更加直观的测量出秒针跳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