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5 速度拉满的大唐(3/5)
察发现了无数隐患,说不定哪天这条暴躁的母亲河就会失控。
最终朝野上下一致决定防患于未燃,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河行动。把黄河恢复到东汉王景治理后的模样,确保接下来的数百年天下不用遭受黄患之苦。
这么大规模的行动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非常庞大,对组织能力要求更高,稍有不慎就会酿成灾祸。
朝廷虽然有钱有粮,可依然战战兢兢,投入了大量的管理成本。
不过很多事情的利弊都是相对而言的,比如上半年天下大旱,不知道多少人受灾。
然而对治理黄河来说这反而是一件好事,天旱水枯修缮起来更加方便。且朝廷又藉此机会抽调数十万民夫以工代赈,加快了修河的速度。
但还是那句话,这么多的民夫,稍微管理不慎都会酿成灾祸,朝野上下都提着一颗心。
每天都有数十封关于治理黄河的奏折和情报摆放在李世民桌子上,即便如此他还每天都要过问好几次此事。
第二件事情是两湖两广区域的移民开发,这是为了大唐的未来。所幸此事也急不来,周期至少是三五十年,可以缓慢进行。
第三件事情才轮到变法革新,这个就不多说了。学政体系、科举体系、分封等等,哪一件事情都是千头万绪。
第四件事情是处理士族,其实现在朝廷和士族之间的矛盾更多源自于李世民的报复心。
经过一连串的打击,士族的虎皮已经被戳破,完全可以采用更加柔和的手法慢慢的分拆肢解他们。
可是之前士族太嚣张,李世民可是没少受气。现在终于把对方踩在了脚下,必须要狠狠的报复一番才行。
当然,也不全是为了报复。主要还是考虑到士族传承久远,怕他们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等将来哪个后辈继承人不争气,又让他们死灰复燃了。
所以他的计划是把士族的主脉打掉,支脉分拆肢解,彻底断绝士族复燃的可能能。
但如此一来就把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了,需要操作的事情更多。
第五件事情同样很重要,那就是统一思想。
分封属于在地理上分家,但要保持思想上的趋同,这个时候统一的思想就变得非常重要。
之前陈景恪一直鼓吹的‘华夏文明’这个概念,自然而然的就被所有人接受了。
‘把一切归于华夏’唯一的阻力就是佛教,这个番邦异教从根子上就是天竺的玩意儿。将来要是出现几个佛教狂信徒诸侯王,那就麻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