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哭穷(2/5)
不行去大城市立不住脚,在乡下反而更舒服更受人尊敬……才会留在乡下。”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二十一世纪这种问题更加的严重。小地方但凡出个有水平的医生,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挖走。
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城市的大医院垄断了大多数的医疗资源。
百姓得个稍微麻烦一点的病,都要去几百里几千里外的大医院,多花费几倍的钱才能治好。
病人涌向大医院还带来一个恶果,床位紧张,没有关系要排队半年才能轮到。而小城市的医院空空如也,靠国家补贴才能活下去。
中国还好,至少这些医生是去了大医院而不是跑到了国外,总体来说国家的教育资源没有完全浪费。
那些比较弱小比较贫穷的国家更麻烦,花费巨大资源培养出来的人才直接就润了。
比如非洲某些发展比较好的国家,就出现过这种情况,国家建立高质量的医学院培养医术精湛的医生。
这些医生毕业后直接就润去欧美发达国家了,根本不会留在本国。
反应过来之后,这些非洲国家的解决办法很简单,降低医学院的质量,只传授一些比较平常的医术,能治疗常见病就行。
然后国家的整体医疗水平反而提上去了。
看起来很可笑很可悲,但这就是现实。
人往高处走,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谁都不能否认它。
以大唐现在的实力,想要大批量培养医术精湛的医生也不现实。且就算培养出来了,也解决不了民间缺医生的问题。
因为这些医术精湛的医生,只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大城市。
那些只会照方抓药的土郎中,反而更适合乡村,原因前面已经说过了。
至于这些土郎中会不会治死人,那是肯定的,但他们救活的人只会更多。
毕竟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零的突破,医术在低劣的土郎中,也比没有医生要好不是吗。
他的这个土郎中的设想也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前世现成的经验。赤脚医生和赤脚医生手册,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起到了多大的作用,这里就不做过多赘述了。
陈景恪的设想就是源于此。
“我们可以分两步走,一边培养那种医术精湛的医生,让他们在县城或者州城的大医院工作。”
“一边培养大批的土郎中,让他们去乡下当乡村医生。土郎中治不好的病,再去城里的大医院接受更好的治疗。”
“如此,就能实现医疗的全面覆盖,让所有人都能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