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抬杠(1/5)
自古功高盖主的名臣是没几人是有好下场的,韩信,霍光,周亚夫,高德政、高颖、郭子仪、狄青,岳飞,这些人无一不是人中豪杰。但终难逃凄凉的命运。
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正是此理。即便这道理流传甚广,可真正能参透的也就寥寥几人。
大名鼎鼎的戚继光之所以能在西南建立不世的功业,与一代宰辅张居正扶持是分不开的。有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与这位名将而言,他仕途的下坡路也是随着张居正病逝后开始的。
万历十年,神宗筹谋了好一切,对张家进行了清算。首辅提拔的官员,无论文武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戚继光自然在其列,自然而然就被归于张党。时任给事中的张鼎思揣摩上意,便以北方安定,南方伏患的借口,向朝廷建议调拨戚继光。
兵部一番计议,奏报内阁、神宗首肯后,这位老将军便被放至广东。当时北方时有战祸,而东南相对平稳。可怜英雄无用武之地,胸中自有许多不平。
调往边地后,难免发几句感慨。便有小人将这些事传至朝野,时任给事中张希皋又上书弹劾戚继光,称其老迈多病,空居其位,叨食禄米,非仁臣之道。戚继光闻言大病了一场,只得辞官回乡,回到登州(今山东省蓬莱一带)。
短短五年时间,一代名将戚继光便从人生的巅峰跌至入谷底。他落魄回乡之后,得知弟弟戚继美已不在人世。妻子王氏也因继子戚安国的夭折变得疯癫,以休夫为名,裹挟家产离开了戚家。
在这般凄凉的晚景之下,任凭谁也无法挺住。他自回乡之后就一直病着,好在老乡们接济,家里勉强糊口。不过这种状况也没维持多久,乡里对于朝廷要诛杀戚继光的流言不胫而走,为了避祸,后来去戚家的人也渐渐少了起来。
这一日,晚风吹动,江畔芦花摇荡。夕阳的余晖落在戚家那残破的屋瓦上,平添了几分萧索之感。兵器架上那把长枪在夕阳的映照下,枪尖的光芒也似乎黯淡了许多。
戚继光喝了些米汤精神转好,硬是让儿子扶着自己走至屋外说是要活动活动筋骨。长年行军打仗,身上伤痕累累。而这一双腿更是大不如前,他本欲将那枪耍上两圈,可膝盖却疼的厉害。
无奈只得在一把光溜溜的藤椅上坐下。大儿子戚祚国站在他的身侧默然不语。戚继光刚过花甲之龄,但他整个人却衰老的像期颐之叟。脸上皱纹,宛如刀刻一般。原本湛然生辉的双眸也变的浑浊起来,斑白的两鬓,乱蓬蓬的胡须更让他没了往日的威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