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一路见闻(4/5)
黄河,在河边寻块空地,就地驻扎5天。苏守备,把我们带来的300老兵,抽出100人,都任百户,每人统领100青壮,拜托你和10位千户在这五天时间里对这1万余青壮进行基本行伍的训练,明确军纪,剩余的200名老兵全部为军法队,凡有违背军纪的,就地格杀,确保过黄河后,他们能变成基本的军队。待我们和大王见面时,也算是有个交代”
“是,长史大人”
吴晋心里默算着日子,距离和辽王殿下会合的时间大概还有20余天,时间还够,唯一不稳定的因素就是长安方面。估计现在长安方面已经准备对辽王殿下下手了,还是要快些渡河才好。现在已经招募了1万3000余青壮,还有800多匠人,40多名郎中,还有2万多百姓,每天粮食消耗就是2万多斤,合银就是40两,一个月就是1200两,还不算其他支出,那十几万两银子支撑不了多久,还是要快快和辽王殿下汇合,赶快赶到封地。
(一两银子在古代能买多少斤米是不固定的,明代万历年间,1两银子能买380斤米,唐代贞观年间,1两银子能卖2360斤米,清米1两银子能买50斤米,这里取个中数,1两银子能买500斤米)
五天一晃就过。那1万3千青壮也在苏烈和10名千户和100名老兵百户的调教下,有了基本的军队样子,初步具备一定的战斗力。正在吴晋和苏烈讨论一些渡河细节时,吴晋手下幕僚进来通传,“大人,有京城来的公公,在辕门外,说是有圣旨”
吴晋一惊,和苏烈对视一眼,吴晋沉默片刻,无视等外回复的幕僚,反对起身对苏烈行了一礼。苏烈大惊,“长史大人,这是为何,折煞下官了”
“苏守备,本官在大殿上为辽王殿下仗义直言,被太子嫉恨,一身一命早已寄托在辽王殿下身上了。此次宫中来旨意,怕不是什么好事,不管怎么说,我都会辅佐殿下顺利到襄平就藩的。不知道苏守备你意下如何?”
苏烈一愣,随后立即明白过来了。这宫中太监怕是来着不善,看吴长史的意思,是要对宫中来人动手啊。是了,吴晋这是在看我的态度呢,我要是不站在辽王这边,他能现在就把我砍了,苏烈看了看帐中的侍卫,心里也下了决心,“吴大人,下官也不怕您笑话,行伍这么多年,一直被上官打压、同僚排挤,屡立战功才是小小的校尉。得蒙大王青眼,擢我守备,升了将军了。不瞒大人,我此行是带的家眷的,誓死追随大王”
“定方此心,本官定然如实上报大王。来人,请天使入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