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证明‘5+5’!(2/3)
什么1+1=。
实际上,这些全是错的,1+1是哥德巴赫猜想的简称,并不是要证明1+1=,而是要证明:任何一个大于的偶数总能写‘1’个质数+‘1’个质数的和。
这才是1+1。
《数学的魅力》上面写了,当年哥德巴赫猜想一提出,原本风平浪静的数学界,瞬间被哥德巴赫这锤子给砸懵了,无数人满脸懵逼,自此掀起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浪潮。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现阶段总共有个途径,一个就是大众最为熟悉的殆素数,另外一个是例外集合,至于后世的三素数定理和几乎哥德巴赫问题,还没出现。
殆素数最为直观,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进展极为迅速,19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通过一种古老而经典的‘筛法’,证明了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数的和,而这两个数又分别可以表示为不超过9个质因数的乘积。
这个命题简称为‘9+9’。
筛法掀起了世界数学界新一轮的**,数学家们立即更改主攻方向,这些人其中就包括去英国剑桥大学留学的华罗庚。
194年,德国数学家拉特马赫证明了‘7&nbp;+&nbp;7’。
193年,英国数学家埃斯特曼证明了‘6&nbp;+&nbp;6’。
到了如今的1937年,哥德巴赫猜想证明进展到达新一轮的高峰,由意大利女数学家蕾西证明‘+7’。
当然,一个问题来了,哥德巴赫猜想的重要性和身份地位无可厚非,那么,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意义在哪里呢?
直白点,有什么用?
对现阶段的人类文明而言,好像确实没有什么高价值的实际用处,如果硬要说有的话,那就是荣誉,一个站在智慧巅峰的荣誉。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既不能让土地增产,又不能让飞机飞得更快。
当然,数学界之所以想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无数数学家孜孜不倦想要证明它的动机,并不是什么菲尔兹奖和学术地位,而是因为它就在那里,它就是诗和远方。
古希腊几何学家,阿波洛尼乌斯,创造圆锥曲线理论,在一千八百年后由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将其应用于行星轨道理论。
数学家伽罗华公元1831年创立群论,一百余年后获得物理应用。
公元1860年创立的矩阵理论,在六十年后应用量子力学。
高斯,黎曼,罗马切夫斯基等人提出并发展了非欧几何。
数学王子高斯一生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