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刹帝利工厂(3/7)
那样高端的技术要求,但胜在量大,成本低廉。
总厂之下从外壳到能源核心,分为六个厂区,帕卡所管理的五厂,就是负责机甲外壳生产加工的,也算是六个厂区技术含量最低的厂区。
看似处处都处于劣势,但对于帕卡来说,这可是天大的机会。
技术含量最低,工人门槛最低,恰恰代表着他手底下的工人数量是最多的,文化水平也是最弱的。
这次总厂长特意只给他透露了丰帆教育集团有望合作的消息,就是希望帕卡能抓住这个机会,教育集团的实力自然比不上科研集团这类的巨兽,但对于帕卡来说,不高不低,正好合适啊。
在东原大区,这些下等人受教育水平非常有限,工厂里处处都是文盲,这才是丰帆最感兴趣的关键点,工人与工人子女的基础教育,难不成像神经病似的跑去和各大高校争取那些高端人才?别闹了,那些高校的身后势力集团更是错综复杂,丰帆有实力插手,但是收益一向不大,性价比极低,还不如找一艘大船,大家一起开心搞事业。
三大产业对比下来,工业这一块最是合适,人员管理最方便,下等人基数最多,而且,李察的能量在整个东原都是数一数二的,好在李察这艘大船也愿意给他们一张船票,那么接下来的合作,只要不出什么岔子,那就是势在必行的。
现在丰帆的合作意向已经有了七八成,剩下的就看李察手底下的各个选手怎么内部竞争了,而帕卡,就是这帮人里,隐形的强力竞争者。
当然,帕卡也清楚,获利的大头一定是李察和总厂长占,他只能在三线位置扑腾,不过要知道,这三线的位置听着不怎么大气,但那是对于李察他们来说啊,对于帕卡这个层次的人,这辈子能在四十岁左右奔到三线,稳打稳扎早晚能跻身到二线,自己只要开了这个头,往后的子孙后代获益无穷。
所以这次交流大会,对于帕卡来说,至关重要,但也十分艰难,这事不是说把丰帆带上船那么简单,人家早就想上船了,随便找个工人去都能谈妥,难点在于丰帆要爽,李察也要爽,怎么谈,給多少资源,能换回什么利益,李察最终会选择谁的方案,更多的是看,谁能把握好这个度。
帕卡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自信的,毕竟自己的小头目看好自己,相当于在刹帝利工厂这个小范围竞争圈里,自己已经赢了,现在要做的就是陪着总厂长去和别的工厂竞争。
总厂长那边也说好了,刹帝利工厂的工人代表要精不要多,就从五厂里面选,选最合适的,之后的竞争对手会更强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