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西直门异变(3/4)
躬尽瘁之人,应当重视加以提拔,此刻方才感到用人之难,用人之乏,仅凭记忆中那些殉国的大臣,也不过二十多人。
而整个京师,朝臣几百人,其余品阶低者足足几千人,入史书记载区区二十人,可见李自成破城之前便有大批的朝廷官员已对陛下失望透顶,也对自己所学之儒家仁义忘得一干二净,如不是屠戮大臣会遭到其余人强烈反对抵制,更会导致提前的兵变。
那些叛明朝臣,皆应诛杀!
“还有,今晚让锦衣卫的兄弟们辛苦一下,帮城楼上那些兵马司的巡个夜,一旦发现有行踪诡秘之人在城门处有所异动,无需上奏,直接抓人。另外全城继续实行宵禁,分拨一部分兵马司的人每家每户分发食物,食物折价为平时一半,记着,戌时前每家每户必须送到。”
吩咐下去,只觉得脑仁剧痛铺天盖地般袭来,身形立即站不稳,在周皇后的搀扶下缓缓坐到车驾上,王国兴见朱凌身子难受,也不再追问后续事宜,不过事态紧急,便向朱凌示意后立即差人传话去了。
不过也幸好朱凌提前将那二十余人及其家人一众,全部喊来,找人的时候倒也方便多了,只需在人群之中大喊其官职姓名,立即就有人回应。
很快,一干还算是有为国报效的众人,遑论勋贵或者朝臣立即领了口谕便出发,身后也领着几名锦衣卫旗校,陛下亲军随行,足以证明此番任命是陛下之意。
宣城伯卫时春却眉头紧皱,嘴角传来丝丝叹气,王国兴一番好意,便询问:“宣城伯可有疑问?不妨说与在下。”
卫时春见这名新晋指挥使的王国兴上前关心,苦笑了一声,道出实情:“王指挥使有所不知,在下长久没有出任实职,许久府中作乐,虽是心有报国之意,但奈何朝廷能人甚多,也晓得自己并无多少才能堪当大用,陛下突然擢升在下,我定是心情喜悦,但……”
“宣城伯不必如此,可说来听听,我方可与陛下禀明。”
王国兴拱手道,面前此人乃是勋贵,但说是勋贵,其实也不过沾了一个陛下赐的贵字,存了些富贵而已。
以当今文官们对勋戚的打压程度,若论起实权,怕是连一个锦衣卫的千户分量都不足以,也难怪这位宣城伯面露难色,迟迟不肯动身。
“这倒不必,在下只是想问,城楼之上,守城士卒的饷银是否发放?诸如,士气,兵员暂且不谈,若是这饷银迟迟不到,再多再精的兵员也无济于事,前车之鉴,不可不重视。”
卫时春终于将内心难题全盘托出,此番前去接管城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