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朱标的神秘化名与新封号(1/4)
朱元璋神色变幻不定,但朱标显然已领悟到刘通的见解。
“父皇,若海外假宝钞泛滥,实际上这对大明并无大碍。”
“此话怎讲?”
朱标微微一笑,缓缓解释:“伪冒的大明宝钞无法欺骗大明海界,损失只能由那些海外国家独自承受。他们要购买大明的货物,就必须花费大量白银和粮食换取宝钞。”
“长久下来,海外诸国为了减少损失,在交易中也会提高鉴别真假的警惕。”
“我们只需确保大明境内无人敢仿制宝钞即可!”
刘通赞赏地颔首:“殿下高见!”
他在心中暗想,同样是古人,年轻人似乎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思维也更为敏捷。
“标儿这么说,确实有几分道理。”朱元璋也终于醒悟过来。
他的心情激动,毕竟宝钞是他的一大创新,注定要载入史册。
“刘通,你有大才。就让你负责筹建宝钞提举司,归属翰林院,提升你为提举使,官职四品。”朱元璋展现出果断的一面,既然器重此人,立刻予以提拔。
刘通闻听此言,立刻跪地谢恩。
“父皇,孩儿以为宝钞提举司归户部管辖更好,宝钞发行关乎国家经济与民生,是个握有实权的机构。”朱标低声建议道。
自从解除海禁以来,掌管财政粮储的户部已不再隶属于翰林院,可以直接向天子禀报。
“说得对!”朱元璋恍然大悟,“那么宝钞提举司便归属户部,日后有事直接向太子报告。太子解决不了,再来告诉咱。”
“臣遵命!”
刘通沉吟片刻,拱手继续说道:“陛下,既然宝钞用于海外交易,那市舶司那边……”
“好,朕会下旨令市舶司全力配合宝钞提举司!”朱元璋点点头。
三人又讨论了宝钞的诸多细节,朱标便带着刘通离开了御书房。
朱元璋深知此事是一项宏大的工程,给了刘通三年的时间期限。
如今已是洪武三年岁末,时间从明年的洪武四年开始计算,计划在洪武七年正式发行宝钞,比原先的时间提前了一年。
朱标双臂交织于背后,缓步踏过石砌的小径,刘通低调地跟随其后,仿佛一抹幽影。
走过一段古老的林荫道后,朱标驻足,转身微笑道:“刘大人肩负重任,实乃不易。”
“太子谬赞,此乃微臣职责所在。”刘通恭敬回应。
“《太玄史记》的编纂,你给出大纲,让部下们去操办吧。”朱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