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启航(2/3)
“人工介入导航……”
“开始调整飞行方向,目标比邻系……”
“开始修正比邻系坐标……”
21分钟后,火种飞船完成航向的调整,其目标坐标系并不是此时比邻系的位置,而是计算了比邻系在210年后的位置,加上此时光速信息反馈的误差,才确定的正确坐标系。
如果按照此时的比邻系坐标系飞行,那火种飞船在210年之后,肯定没有办法和比邻系相遇。
“航向坐标系确定,开始进入加速模式……”
“核聚变动力系统启动,发电功率5……”
火种飞船的超高速等离子体推进器喷吐出一道长长的澹蓝色尾焰,在等离子体的推动下,火种飞船速度越来越快。
与此同时,火种飞船前面则展开一个面积巨大的伞状薄膜,这个伞状薄膜半径有15公里左右。
伞状薄膜表面是特殊的磁性材料,可以吸附星际空间之中的氢原子、氦原子。
这些被吸附的氢氦原子,会被飞船作为核燃料和工质。
当然,这样做也是存在一定副作用的,其中最明显的副作用,就是面积巨大的伞状薄膜,和星尘粒子碰撞之后,会产生微弱的阻力。
虽然这种阻力非常细微,但是日积月累下来,还是会严重削弱火种飞船飞行速度的。
不过比起获得的氢氦原子,其损失的速度,还是可以通过二次加速来补偿的。
另外火种飞船的探测系统,也全天候开启着,对沿途的流浪星球全面监控。
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发生车祸。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在必要时,可以在途中找到比较大型的星球,作为中转站和补给点。
实际上,星际空间之中的流浪星球不在少数。
虽然绝大部分的流浪星球,都是小行星,但类似于六爪巨星的流浪行星,其实也是存在的,就是数量比较少,而且很难遇到。
智人公司获得的智械文明技术资料之中,就有关于如何监测暗星的技术。
目前根据宇宙侦察部的监测报告,太阳系与比邻系之间的星际空间之中,并没有太大的流浪星球存在。
其中一颗最大的流浪星球,是一颗半径1736公里左右的矮行星,这颗矮行星距离太阳系123光年。
除了这颗矮行星之外,其他半径高于100公里的小行星,数量为86颗。
至于半径低于100公里的小行星,随着距离太阳系越来越远,监测难度非常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