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我的规矩才是规矩(2/3)
常常饱一顿饿一顿的过着。好在孙子聪明,脑袋灵活,学了知识以后,在爷爷制作精细的基础上下了点功夫,画一副画,题一首诗,描一张像……样式新鲜起来,形象也生动了,买的人自然也比之前多。
老板进京做了烟火的营生后,就再没让爷爷做天灯卖了。但做天灯的手艺,爷爷不许孙子落下,更不许孙子忘了赖以生存的“本”。孙子为了哄老爷子开心,也亲自做一些放在店里,只是来“火树银花”的都为的买烟火,鲜有人去看那天灯。除了他——朝铭宸!
经“寒潭相救”和“中秋夜宴”这两桩事,许沅与朝铭宸之间竟真的互生了爱慕。
头一桩是他救她,后一桩是她为他挡箭。
自那之后,朝铭宸安排了自己的心腹在暗地里保护她,还把他的奶娘悄悄从乡下接回来教她宫廷礼仪、规矩,教她怎样掌家怎样去做一个当家主母。要出行,车轿就在门外侯着。需要什么,他都为她准备好。她只用做她愿意做的事,陪着他,爱着他,等他娶她入府,等他光明正大的告诉所有人,她是他的妻。
为什么许家后来落到那样的下场?为什么他们最后会是那样的结局?
“小姐?怎么了?”
许沅循声看去,发现红蕊担心的望着自己,凌大夫和小四也一脸疑窦的望着她。
“哦,没什么。我看着那烟花店想到中秋节赏的烟花,一时走神了。”
确实是因为烟花店,可不是为着店里的烟花,而是为着里边的天灯,它让她想起了与铭宸,不,是七皇子,放灯的那些时光。
没有人知道,朝铭宸在做某个重要事情的决定前、在遇着困境的苦闷时、在诸事顺心最得意时,都要放一回天灯,让心里安定平静下来。
在那个时间,他只许自己留许沅在他身侧。那些灯,也是许沅避了随从掩了身份亲自去店里请老板特制的。因为他的身份地位,他们,只信彼此。他,从来只许自己在他最爱,同时也最爱他的许沅面前展示自己心底的柔软与忐忑。
只是后来……
所有故事都会有“后来”,他们怎么可能例外。
在分别去往长乐市和迎福巷的岔路口,四人停下作别。许沅将小东西顺去的玉牌,矫说成凌大夫专注救人不小心遗落,她刚好见着,便拾来还与他。
“许小姐,在下阆州凌氏人,字傲霜,年二十,在长乐市与瞿谢街之间的迎福巷开医馆,有幸认识。在下乃江湖一草莽,粗鄙之人,如不嫌弃,可否交个朋友?”
许沅一愣,想着大家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