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节 落脚(3/4)
便容纳庞大的驻外站人员。
这样一来,就不能像黄忠二人组一般小打小闹了。在同乡和本地土著商贾这里,来自江南的杂货商南老爷,多少要混个脸熟,打出字号。
于是,南老爷下船伊始,便带着随从首先来到了江浙会馆投宿。
投宿自然是顺利的。只要有银子,到哪里都方便。进门后,南老爷很快包下了会馆后进一座小院,刚好能安置他和随从。
江浙商帮历来都是国内商业版图的大山头之一,所以各地的江浙会馆档次都比较高。
夏口这一家,其内部不但有供小商贩住的大通铺,还有小院和大院,能满足不同层次的顾客需要。
草草安顿下来。待到午饭时分,南老爷穿着一身舒适的居家棉布袍子,腰里挂着玉佩,指头上戴着三五个玉石,手里还摇着两个玉石小球,出来中庭吃午饭了。
中庭是四周长廊围起来的露天茶会。这里人多纷杂,有茶座,是专门用来供商人们交流的地方。
南老爷这一出来,很快就用一口乡音,和周围的大小商人们攀谈起来。
能走南闯北的江浙商人,那都是眉眼通透的角色。大伙搭眼一瞧,再看看做派和谈吐,就知道这位新来的南老爷是有实力的。
于是南老爷很快如鱼得水,和各路前来攀谈的商人们打成了一片。
就这样,初到夏口的南望,在会馆住了几日,让同乡商贾们知道,从老家来了一位做杂货的南老爷。
当然了,这几日间,团队里也不光是南老爷在忙碌,其他人同样在工作。
首先是货栈。
货栈是最好解决的。夏口是大型贸易商港,本地现存的货栈数量巨大。有黄忠组在,团队很快在码头区租赁了一间位置合适的货栈,然后将东广福号上的货物转移,并安排了人手看管。
与此同时,买宅子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南老爷不可能长期住会馆。这一次带着团队到埠,不光是屋宅,包括铺面门房等产业都需要陆续购置。
这一项工作,同样由黄忠组负责。
事实上,早在半年前接到后方传达的命令,黄忠组针对今天的局面,就已经开始做准备工作了。
虽说以他们二人在本地的身份,没办法提前购置大型宅院,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事先收集信息。
南老爷在会馆交友这几天,黄忠组便分头带着周乙,以及机要组人员,在夏口镇内四处看房子挑宅院。
最终,还是在交通方便的码头区,周乙拍板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